2020年12月5日
由於疫苗的面世及增長型公司累積升幅巨大,市場風格展現一個明顯的轉變,資金紛紛流進傳統股份身上,我們手上的新經濟、消費及醫藥板塊的表現顯著轉弱,令季內組合升幅暫時落後於大市。我們心裏從不把投資標的簡單二分法為增長型股票或價值型股票,我們心目中的選擇依然是那些擁有優質管理層、處於高速增長賽道、同時兼備業績確定性的優質股份,因此我們組合也會留意傳統行業如物流或航運,並從其中尋找一些穩定增長、非周期性之股份作中長線投資。
長線股價反映行業價值
對於長線投資而言,我們很少單看一個月,甚至一個季度的表現,我們更多是關注公司及行業的基本面變化。
我們認為要判斷一家公司未來一個季度的股價走勢很難,但是如果要判斷一個2至3年的大方向應該較為容易,因為長線的股價更多是反映着行業及公司自身的成長和價值。
在管理投資組合時,我們希望在目標行業內挑選到潛在最佳之公司,因為時間是好公司之朋友,哪怕買入的估值點不夠好,隨着時間推移,內在價值也會得到提升;一旦選擇了最佳的投資選項,我們更多是中長期持有,而從不會頻繁地去嘗試高賣低買,甚至不斷調動倉位去追逐短線市場熱點。
這幾年來,我們的研究方向更加專注,更加聚焦。因為我們認為新經濟、消費及醫藥板塊內的投資選擇已很多,數目已經多到要放棄行業內部分公司的研究,而且要看清任何一個行業耗時甚巨。以研究單一公司為例,我們需要深入認識其商業模式,看清其上游、下游、競爭對手及合作機構等情況,同時也要研究其產品或服務,創辦人背景、公司文化及激勵機制等眾多領域,這樣才可以全面地對投資目標建立基礎的認識。
組合從來沒看不懂行業
就算買入了投資標的後,研究的過程也不代表完成,因為從來我們也不是單純地做Buy & Hold,而是在做Buy & Homework,投資後的持續研究是必須的,因為再好的行業或公司也會出現變化,不能以為一時的好就是長期的好。因此,我們最終只聚焦在三大板塊,很怕如果要把每一個行業都看清,最終有機會什麼也看不懂,於是我們的組合內從來不會出現沒有看過、看不懂的行業如周期性、原材料等股份。
投資與打仗非常相似,既要有長期正確的戰略(投資方向),也要在戰場中有好的戰術(投資方式)。如果戰略不對,好的戰術運用起來也會事倍工半,更遑論最終獲得勝利。
我們聚焦的三大板塊就是戰略的選擇,我們深信科技會改變生活、改變很多傳統消費模式,同時科技公司很多時是天然的優質生意模式;而消費和醫藥則是長牛行業,行業長期成長性佳,也容易產生一些大牛股。
作者為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期權兩面刃 捉鹿唔脫角 |
上一篇: | 按揭未放寬 換樓考盤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