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16日

冉一帆 經管錦言

建立人脈不容易卻是必須

常說「識人好過識字」,人脈有時可能比起學歷與經驗更重要。然而,人脈的建立這類軟技巧,既沒有課本可教,MBA等商科課程也沒有專科教授。在下自問學養未夠,也不知有沒有學者對「人脈」這課題有過深入的學術研究和結論,只能說,在商業世界裏,人脈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藝術。雖沒有課本,但卻又必須掌握和善用,才能順利完成很多計劃與工作。

然而,很多人都有種錯覺,以為多去交際應酬,多出席什麼會什麼機構的活動便能廣交好友、擴展人脈。筆者以前有些朋友經常吹噓自己認識什麼Director或高層高管。不過,人脈絕對不是「認識」或吃過兩三次飯那麼簡單,而是當你真的有問題要解決時,能夠找到可以幫手的朋友,而那個朋友又願意和有能力為你解決問題。

所謂言勝於行,得個講字沒有用,能夠打幾個電話就把問題解決,才算是真正的人脈。如果人生路上能交上幾個能信任的好拍檔,一直「拍住上」,一起成長,無論是一起創業或在不同崗位上互相照應和關照,就更能產生協同效應,如虎添翼。

處事均真贏拍檔信任

最近讀到王惠玲和莫健偉合著的《鄭裕彤傳──勤、誠、義的人生實踐》,就有很多建立人脈的故事和實例可以參考和借鑑。雖然時代背景不同,香港社會的面貌和政經環境也改變了不少,現時做生意的方式與文化也許不同了,但始終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智慧永不改變。鄭先生為人處事和做生意的方式,有很多地方可以讓我們借鑑。例如他一直以來數口都很均真,賺到錢後立刻和拍檔分錢,凡事亦有商有量,在一起打拚的路上,以行動來贏取拍檔的信任。

這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事實上,建立人脈這門藝術,最重要的是「日久見人心」這五個字。要長期抵得住順境時的誘惑,不互相佔便宜,以及在逆境時的壓力下,不互相埋怨和能一起「頂硬上」。筆者工作了一段日子,也總算見識過不少真小人和偽君子,亦試過被相識超過10年的所謂朋友知己,為了些微利益而出賣。失望之餘亦失去了一份建立了十多年的關係。

鄭先生的傳記中所說的誠與義好像很簡單,讀書時也愛說同學之間最重要是講義氣!要「有雷」!但「雷」有很多層次的意思,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要建立互信,也必定要有誠的元素,包括誠意和誠實。

最近有些朋友問我,現在讀MBA最大的價值是什麼?我認為,除了可以很有系統地學習工商管理的知識外,最大的價值,還是能夠認識班上一群差不多年紀、在不同的管理崗位上打拚的朋友。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未來商業領袖,能在一個相對沒有太多利益衝突的環境下,一起完成MBA課程,一起上課,一起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一起成長。

待人以誠為不二法門

一群人一起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比起單單的社交應酬、風花雪月,更能培養出彼此的信任和默契,也更能清楚看到大家的優點和弱點。就算未必是未來的生意拍檔或合作夥伴,有個能信任的朋友,可以交流對不同事情的看法,已是很大的得着。當然,建立信任不一定要讀MBA或什麼,只是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是建立人脈的重要元素。

最後想說的,也是在讀鄭先生的傳記時領悟到,就是建立人脈的過程沒有捷徑,也不必刻意經營。當你待人以誠,處事成熟穩健,自然能贏得尊重與信任。太過刻意和功利的巴結與攀附,容易招反效果。只能說,建立人脈最弔詭的地方是愈不刻意和不經意,反而更易建立最真摰和堅實的人脈關係。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