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上世紀二十年代被世人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正在開展的本世紀二十年代或許沒有當年那樣的經濟高速發展,但「咆哮」程度顯然不相上下。
如果只是粗略觀察全球資產價格2020年截至目前的表現,除既有趨勢更加鞏固外,幾乎看不出新冠疫情的痕跡,這暗示一旦戰勝了新冠病毒,這種情況似乎會延續整個本世紀二十年代。但一些投資策略分析師所預見的未來,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至少德意志銀行名為「失序年代」的最新年度長期資產回報研究是這麼想的。
疫情加速完美投資期結束
德意志銀行策略分析師Jim Reid及其團隊的核心觀點是,以現代史上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及最佳投資回報績效為特色的黃金40年,現在已接近尾聲。新冠疫情只是加速它的結束,而進入一個更加動盪的新時代後,未來10年或更久的時間都無法複製那樣的完美投資條件。
Jim Reid團隊把過去160年劃分成五個時期,頭54年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然後是經濟大蕭條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31年,接着是持續到1971年的戰後固定滙率及金本位制時期,然後是上世紀七十及八十年代的通脹及浮動滙率時期。
德意志銀行認為,1980年以來的第二波全球化已經結束,在那個時期,全球勞動力大軍遏抑了西方工資增長、通脹和借款利率,以及經濟波動。它的結束開啟了一個更加動盪的時期──疫情大流行加速過去10年中已在醞釀的大趨勢,從而加快這一轉變。
德意志銀行範例中的15個國家,沒有一個在剛過去的40年經歷過債券或股票實質或名義負報酬的情形。而過去40年,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經歷的五個時期之中,資產價格增長最為亮麗的年代,但上世紀八十年代歷史性低起點,成長並不均衡、通脹偏高,以及國際貿易平淡,使上述結果顯得更誇張。
然而其他人對破壞過去後的未來前景,看法要樂觀得多。富達國際的老闆Anne Richards在世界經濟論壇表示,這樣的巨變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不同尋常,現在人們更加願意正視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問題,新冠疫情已經「使人們集中注意力」,認識到氣候等大型系統性威脅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無論是利是弊,「咆哮的二十年代」無疑是個多事之秋,金融圖表看來不太可能走出直線。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