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7日
筆者近月多次接受內地官媒及國際媒體訪問,討論大國關係發展的重要性。撇開政治議題,中美兩國關係一直是投資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一系列議題牽動着投資者的情緒及預期,當中內地機構投資者的看法絕對不能忽略。
參考不少內地報告及研究議題,投資者重點關注分為四大領域,分別是中美關係未來趨勢、經濟摩擦、軍事領域和大國關係。
首先,中美關係未來發展趨勢於投資者的關注度最高。相對短期趨勢,投資者更留意中美關係的長期趨勢。在短線角度出發,投資者甚關心在美國11月大選節點前,中美關係的潛在風險爆發點。若從長線出發,投資者關注點更聚焦在中美關係惡化能否逆轉,正在密切觀察中國會採取哪些應對策略。
其次,在中美經濟摩擦方面,投資者的關注集中在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其中金融領域是核心焦點。投資者正嘗試分析四種深淺層度不一的衝突程度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從表面衝突去到深層次衝突,按次序為美元流動性限制、個體金融制裁、對香港的金融制裁及中美全方位金融戰。衝突程度最高的金融戰,亦為投資者在金融領域關注度最高的層次。
第三,軍事領域,關注亦可分為三層次,由低至高分別為代理人問題、南海問題和大國熱戰,南海問題和熱戰問題一度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最後,在大國關係上,投資者對美國結盟和中國突圍兩方面有着密切的關注,未來趨勢亦將影響到中國企業對外發展的危與機。
然而,不在上列的問題尚有意識形態之爭,烽煙四起的「新冷戰」言論更是涉及政治博弈,而外交關係和其他非經濟問題亦屬關注的焦點。中美科技領域的衝突,亦從華為事件及抖音海外版事件,慢慢伸延至其他龍頭科技企業的發展受壓的問題。面對環球挑戰、大國博弈,內循環的發展更是重要。
在現代社會,人口問題不再是經濟負擔,反而成為經濟社會活力的泉源。人口為國家創新創業展的基礎,人口遷移更帶來居住需求,為房地產發展的根基。內地的論點指出,房地產發展長線看人口、中線看土地、短線看金融,不少內地觀點在近年均指出國家政策應盡快全面放開生育,以應對老齡化、少子化挑戰。
國家進入都市圈城市群時代
細看內地人口統計數據,近年廣東浙江人口再度集聚,同步亦有回流中西部。從城市層面看,近年向粵浙集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圈,而回流中西部的人口同樣也是主要向大城市集聚,不容否認,國家已經進入都市圈城市群的新時代。
目前環球經濟依然處於震盪的時刻,特別是在疫情領域仍未緩和,全球每日新增病例仍在高位徘徊,持續上升的趨勢尚未結束。從區域看,日本、美國每日新增數字看似出現明顯回落,但局部地區卻又呈現反彈。歐洲疫情反覆,尚未見緩和,印度疫情案例持續創新高,巴西則震盪回落。
現時環球經濟向好的基礎並不穩,若然疫情發展及其引發的經濟逆轉問題惡化,全球經濟產生將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
發達經濟區域因受疫情反覆影響,需求減弱對外需的衝擊已呈現,例如南韓8月份首10日出口按年收縮23.6%,而且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自7月下旬開始亦連續兩周回落。
政策轉變兼顧穩增防險
內地出口增長速度繼續上升,防疫物資為主要動力所在,但出口增速難以持續提高,而進口升幅在穩內需政策的扶持下有望逐步改善。在此大環境下,淨出口對內地GDP的拉動作用將受限。政策方面,在7.30中央政治局會議後,人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及易綱和郭樹清的訪談,都對下一階段貨幣信貸政策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解讀,政策核心為「寬貨幣告一段落,寬信用仍在路上」,面對內地疫情防控及經濟恢復的良好趨勢,政策調控正慢慢從「穩增長」的核心,轉移到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政策上的結構性工具將成為中央調控的主要政策,貨幣政策所涉的總量控制工具將使用得更為審慎。
作者為資深投資銀行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A股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國投電力估值低 劵商薦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