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
今個星期筆者休息停炒,大家繼續小心玩,大戶想撐市我們絕不要逆他們意,但若見到他們「走佬」便要小心,今年應只選有值博空間才玩,太博的機會留給勇者,任何時候投資也有風險及機會,我們要選自己擅長的戰場,目標是做到投資打不死。
有波幅才有回報
打不死涉及「打」和「不死」,即是不要完全規避風險,就像現在人人殺菌,但人本身就是與細菌及微生物共存,由幫助消化到對抗外敵也是需要到它們。根據專家所言,我們身體共存細菌數量與我們的細胞數量差不多,大部分的微生物是屬於戰友或中立的,若把身體的細菌滅光了我們也很快會死,我們出手要在殺敵與保存戰友當中取捨。
換一個角度看,風險本身就是指波幅,沒有波幅何來有回報?我們都怕風險,但同時希望有回報,沒有波幅又有高於大市的回報便是普遍散戶的妄想,掌握趨勢與利用波幅,冒適當的風險來鍛煉投資身心,同時最重要是保持住自己的資產不會「死光光」來達到長線投資才是王道。
筆者以前見過一位年輕人瞓身炒牛熊證,第一次玩便在當年的最高位那天把戶口超過三成放在30倍以上的牛證上,其他七成放在20倍,隔天暴跌過千點有三成貨打靶(強制收回),一日輸戶口一半錢仍然覺得自己沒錯,該說年輕真的是有本錢還是喜愛自殘?沒有任何注碼控制系統炒衍生工具幾乎是死路一條,無論是正股組合或衍生組合亦如是。
筆者經常說,衍生工具及正股投資是一個全面投資組合所需要的,因為它們能夠以小本博大,又或在試水溫時省回高額手續費,但前提是你要懂得用衍生工具的特性及不會走火入魔,以恒指為例,通常你可以找到6倍到30倍槓桿的牛熊證,愈高槓桿波幅愈大,賺蝕便愈快,同時有機會愈快被打靶,超過40倍槓桿的隨時在當天被收回,愈高「潛力」便愈易死,愈是高倍數你需要的分析能力便愈高,反應及注碼控制亦更重要,絕對是短時間內訓練出炒股好身手的實戰式練習。
用利潤再投機
炒衍生可以靈活控制你的資產組合在1倍或以下的速度,再慢慢加快,筆者熱身時多會用0.25倍或以下「速度」試新手,例如2%的錢放到10倍槓桿上(0.2倍),又或0.5%放到30倍的槓桿上,視乎可把握度及目標周期,輸光便重新再來。只要能夠玩順便可「半複息滾存」,即是每次賺錢後抽走部分利潤後再投機,若你賺了1倍便可以抽走所有利潤來達到「無痛投機」。
若引伸波幅適合,股票期權短線代替正股,也是打不死的方法,但問題是近來走勢太亂,莊家都開高價來保命,引伸波幅自然高,值博率及效率便大減。另一個方法是最傳統的分段入市,但要是有明確目標的「段」,例如「你認為是最低位的第一段」及「確認破勢的第二段」等,而那些「幾抵但未確認見底」的價位最是兩難。在注碼出手方面,一切也應以技術分析為先,這是一個長達10萬字的題材,或最少5到10年的經驗才可掌握,但絕對值得學習。
投資投機講求的是打不死,死了(輸光)雖然可以在現實世界儲錢再來玩過,但會輸了信心,再出發多會有一些心理病,保持自己在會輸會贏但贏的比例較高下,你才會不斷累積到真經驗而不會紙上談兵。筆者從來未見過有真高手沒有輸過錢,但短線賺過幾千萬甚至過億後一鋪清袋的卻聽不少,經過磨練投資技巧才會穩健,輸不起的人從來賺不了大錢,在這個零息加亂局時代更是跑輸通脹,所以我們更需要在「打」及「不死」之間保持平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運動消費肺疫後整合 |
上一篇: | 美股繼續調整 低吸最考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