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8日
有關滙控(00005)忽然宣布今年不派息,坊間已有各方各面的評論,我則認為做法不公平是無可置疑,何況最近期的末期息還已告除淨,但現實似乎是既無違法亦無違規,股票市場就是存在這種不公平,投資不要想當然,不要忘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投資切忌想當然
金融海嘯衍生量寬,低息環境持續,便宜信貸充斥,愈來愈多人參與循環借貸買高息債及高息股,每年收息十多厘,首年縱不信,次年仍未信,第三年也會相信,自己加注,更介紹朋友,信徒愈來愈多。可是,世界上可以有免費午餐,但不會長期有,而這個循環借貸買高息股債的遊戲,今年3月終遇到全球資金鏈忽然斷裂的重大危機,沒有想過的被追補倉發生了,以前收取的高息原來是要還的。
「投資不要想當然」,只要這句在心中,你便有意識去管理風險,不會只靠投資滙控的派息去餬口,甚至借錢投資滙控去收更高息,還希望藉此贖回投資的本金,達到零成本下永遠收高息的完美狀態。提到永遠,「投資也不要想永遠」,歷史上沒有一間優秀的公司不會變質,若果能變成平庸,每年還賺上一定金錢,已算不錯!何況現時更是互聯網年代,以前一間優秀的公司衰落,大多是傳承做得不好,現在則是追不上時代變遷而被淘汰。
滙控不是家族企業,從來沒有傳承的問題,問題是整間公司的文化追不上行業在後金融海嘯的生態,所以當滙控公布不派息鬧得熱烘烘時,還去討論此公司現價值不值得投資,只是證明有關人等也追不上股市在後金融海嘯的生態,還在故步自封,不求進步,和現實愈走愈遠。
在3月中本欄文章,我已提過投資需觀察市場資金風向轉變,市場資金近年聚焦買入高增長行業的優質公司,管理層有計劃持續發展,並預期業績及盈利未來能持續增長。因此我已放棄於行業失去競爭優勢、已非增長股多時的滙控,只希望其不會行思捷(00330)及利豐(00494)之路。各位可記得此兩間風光一時的企業,在股價跌至令所有人失望及放棄前,還不時有專家衝出來叫大家趁低吸納嗎!不要再沉迷於老牌企業,有些已經沒有未來價值,只有剩餘價值,還賺到不錯盈利已很好。投資需要想市場所想,市場資金正在與時並進,聚焦擁有競爭優勢的增長股,若投資者還原地踏步,只買傳統名牌,很難做出好成績。
高息非選股元素
還有,已分享多時,現再次強調,不要只是因為高息而買某一隻股票。高息股的前提,是需要在可見將來每股派息仍然能夠維持,是每股派息,不是派息比率。好像香港的REITs,須先問這些公司在未來數年還能否至少收到去年度的租金去維持每股分派?另外,是不要賺息蝕價,一間業務沒有起色的公司,好像滙控,說是保證未來每股派息能夠維持,但市場資金因為不喜歡其業務沒有增長還存在不穩定性,而持續沽出其股票,令股價不斷往下走,這些所謂高息股,真的值得投資嗎?投資股票的基本,應該是其公司質素及增長苗頭,高息只是額外獎賞而非選股元素,切勿本末倒置!
作者紅猴(簡志健),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疫情模式投資法 |
上一篇: | 假設經濟沒有V形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