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28日

陳振康 上流力世界

南韓之光BTS

「We have learned to love ourselves, so now I urge to speak for yourself.」南韓K-Pop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組長Kim Nam Joon(RM)說。

RM帶領着Jin、Suga、J-Hope、Jimin、V及Jungkook在台上勁歌熱舞,6名大男孩青春無敵地蹦蹦跳跳,引得台下一眾少女粉絲尖叫。BTS不單為群眾帶來歡樂,更在2017年推出Love Yourself計劃,成為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Generation Unlimited項目代言人,目標在2030年前為全球年輕人爭取優質教育、訓練及就業機會而努力。2018年9月24日,BTS成員現身紐約聯合國總部,隊長RM代表發言,「真愛由愛自己開始」(true love first begins with loving myself)是BTS的信念。

RM在首爾附近的城市Ilsan出身,那是一處風景秀麗,每年都有花展的簡單美麗城市。RM只是平凡小孩,每天晚上望着天空,幻想自己是超級英雄拯救地球,年紀漸長,他開始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停止望夜空、發白日夢,努力改變自己迎合別人,忘記了自己的名字。

RM有一處避難所,就是音樂,有微小聲音向他說:Wake up, man, and listen to yourself! 11歲時, RM對Hip Hop產生興趣並開始其Rapping生涯。2010年,16歲的RM碰到Big Hit Entertainment行政總裁Bang Si-Hyuk,Bang對RM極為欣賞,力邀他組隊,最終2013年,BTS正式出道。

帶挈經理人公司大賺

RM向聯合國的現場觀眾、全球年輕人及全世界人說:I have many faults, and I have many more fears, but I'm going to embrace myself as hard as I can, and I'm starting to love myself gradually, just little by little. What is your name? Speak yourself.

簡單來說是「活出自我」。

一個24歲的大男孩,能說出感動人心的演說,也許是有人「代筆」寫演講稿,或是上帝恩典給RM智商148之故,但一隊娛樂大眾的流行樂隊能夠在聯合國演說,影響全球,已超越商業利益層次,晉升成為南韓國家之光。

BTS為國家帶來光彩,亦令其經理人公司Big Hit 名利雙收,剛公布的2019年盈利達975億韓圜(約8200萬美元),銷售超過5億美元,其盈利比南韓三大音樂企業SM Entertainment、JYP Entertainment及YG Entertainment總盈利還高。Bang亦成為南韓娛樂圈首富。

韓流在東南亞大熱,Hallyu、the Korean Wave亦在西方熱爆,K-Pop是韓流心臟,BTS、Stray Kids、EX、BLACKPINK、GUHS Generation……一眾青春無敵的少男少女,贏盡全球8歲到88歲的粉絲歡心。

K-Pop興起於1992年4月11日,由Heavy Metal樂手Seo Taiji組成的Seo Taiji and Boys參加天才真人騷比賽時演唱Nan Arayo(我知道),不單被評判「叮走」,更獲最低分,但其後Nan Arayo唱片推出市場,連續17周銷量冠軍,熱爆南韓。K-Pop成長由此開始。

K-Pop受惠政治改革

K-Pop能夠成長萌芽開花,源於政治改革。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宣布撤出韓國,南北韓被美國及蘇聯「瓜分」,1945年9月美軍進駐南韓,並實行軍法統治,直至1948年8月15日才正式成立Republic of Korea,由李承晚擔任首位總統,經歷5屆共和國,到1987年全民公投通過總統由民選產生,12月選出盧泰愚為首位全民選總統,1988年2月正式就任。民選總統施政要開放自由化,傳媒業及創作百花齊放,Seo Taiji才可出現,Nan Arayo的反叛歌曲方可廣傳。

沒有民主,沒有Seo Taiji及Nan Arayo,沒有今天紅遍全球及在聯合國為南韓爭光的BTS與RM。

今天中國的強大仍只停留在「財主佬」的財大氣粗,真正中國夢的體現不在於「一帶一路」展示國力。有一天中國藝人在聯合國向世界宣揚自由、平等、博愛加追尋夢想,中國夢才能夠成真!

 

(編者按:陳振康著作《BIG DEAL顛覆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