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雖然近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疫情最嚴重的內地,其股市表現相對靠穩,2月整體反彈近5%;相反,早前較為強勢的歐美股市本周被投資者大幅拋售,僅4個交易日便急挫約8%及11%,市場恐慌指數VIX更暴升129%至39.2,難道今次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在眾多受影響的國家/地區中,日本可能是今次疫情最無辜的受害者之一。眾所周知,日本是2020年奧運會主辦國,今屆奧運主題是「Discover Tomorrow(發現明天)」,有打破泡沫崩潰後沉悶氣氛的含義,因此,不論是日本政府、商界、市民,還是投資者都寄望籌備7年、耗資近126億美元(為官方預算,實際成本根據日本審計委員會估計可能高達250億美元)的東京奧運將會為日本經濟帶來新希望。不幸的是,由於現時疫情蔓延及可能失控,刺激經濟復甦的希望不但隨時變成泡影,更令人憂慮的是上周公布的日本第四季經濟增長出乎預期地按年下跌6.3%,並是自2014年以來最大跌幅,若東奧取消,無疑將令日本的經濟雪上加霜。
大賽後經濟效益不容忽視
參考自1984年洛杉機奧運會後的經驗(更早期的奧運會基本上都是虧本的),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籌備建設期、舉辦期及後奧運會時期。在籌備建設期上,主要的經濟效益體現在交通、基建、比賽場地、酒店等設施的投入及相關工作機會增加等各方面上;而舉辦期的經濟效益,則泛指營運收入、因觀賞比賽而帶動的旅遊消費收入、國際及國內贊助、門票收入、授權費、電視及網上(轉播)收入及周邊的商業收入等;最後,後奧運會時期的經濟效益則泛指奧運會在結束後對舉辦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般來說,這個數字較難預測,但若參考倫敦奧運的經驗,後奧運會時期的經濟效益能持續10年之久。
根據東京都在2017年的估算,在2013至2020年的7年間,奧運會給日本帶來的前期經濟效應約為3萬億日圓,並創造約30萬個就業機會。但對於大部分股票投資者來說,舉辦期及後奧運會時期的經濟效益更重要,因這些效益大多未全面反映在股價上,特別是舉辦期及後奧運會時期的經濟效益規模更可能高達27萬億日圓,是前期經濟效應的5至6倍,並可能創造約163萬個就業機會。姑勿論這些預測有否誇大,但其重要性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現時距東京奧運還有4個多月,疫情變化還存着很大變數。另外,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萬一東京奧運取消,其影響並不限於日本經濟,實際上是全球性的,特別是對於體育用品、媒體,甚至是電子消費品都可能有直接衝擊。
筆者事忙,本欄下周暫停。
Noble Apex Advisors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Tesla會否上試7000美元? |
上一篇: | 美圖轉戰網下 醫好皮膚化靚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