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20日

許佳龍 解牛集

開放API助發掘新商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上周出席一個早餐會時表示,過去數年,經濟模式已由高度集中轉移為共享模式,基於智能手機普及,共享經濟漸成潮流,如今政府與不同監管機構合作,例如與金管局合作推出「轉數快」。

另一方面,金管局向虛擬銀行發牌的同時,亦分階段積極推動銀行業實施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照現時發展情況看,開放API在商業上的應用料愈來愈普遍,而商機也會隨之出現。

首先,簡介一下應用程式介面,其概念其實可以追溯多年前了,它並非新鮮事物,只是近年愈來愈多公司利用API來發掘新的業務和商業機會。譬如,銀行可以聯同策略夥伴,利用API為客戶提供全新和範圍更寬闊的銀行服務體驗。事實上,早期的電腦編程員或系統工程師都有API的概念。

接連不同系統聯通訊息

API的主要目的,是去幫助不同的電腦系統或體系互相接連。由於傳統的電腦系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同的公司或開發商都會用自身一套的系統或程式,亦即個別公司或開發商都有自身的數據標準(Data standards)。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或資料聯通過去便無法做到。

隨着電腦的使用日趨普遍,開發商就會想辦法突破,去解決這個系統之間數據資料無法「聯通」的問題,冀把不同系統所建構的資料能夠「接連」起來,彼此的數據可以互相傳輸。於是API最終便應運而生。可以說,API其實就是一個「轉換器」。不同的電腦系統透過這個「轉換器」,檔案的數據便可以在其他電腦系統上讀取出來。

過去,API多置用於電腦,亦即把不同電腦系統的資料能夠互相「聯通」起來。然而,目前的應用,則從過去系統應用開發的溝通介面,或數據的交換格式,變為有利可圖的商品或服務。

記得拍賣網站eBay在2000年開放其API,讓小型零售商在其電子商務平台開店,形成一個可供各種貨品售賣的平台。換言之,透過API的對外開放,能夠提升服務平台的價值。

目前,不少網絡平台或公司,把自身的數據平台建構一個API出來;此舉的用意是容許公眾透過這個API,能夠更容易地獲取這家公司的數據訊息。最後,公司可以向外開放其系統的一些數據資料,供外人下載甚至進行研究。

簡單地作一個小總結,開放API ,就是一家公司或機構對外開放自身系統的資料或功能,給予其他服務供應商或程式共享使用。

金管局成最大推手

對於應用程式介面,金管局一直積極支持開放API 的發展和應用。2018年7月,金管局便公布了銀行業開放API框架文件,鼓勵銀行開放API,同時也鼓勵第三方開發商直接使用銀行的公開數據,據此去開發自己的產品和業務。

大家透過這個開放API,設立多一些共同合作發掘的應用,從而令大家都可以更有效地應用互相之間流通的數據資源。金管局並且積極「身體力行」,開放本身的數據資料。

目前,金管局已開放了133組資料,涵蓋金管局網站上公布的金融數據和重要資訊,包括市場數據與資料統計、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相關資訊、收銀車日程表等。

這些公開的和可供第三方應用的資料,程式開發商可以發揮商業創意,把這些資料應用到日常生活情景當中。

例如,應用程式開發商可以把收銀車日程表聯同衞星導航,然後自己編寫一個App,在手機上教人如何去尋找收銀車;又或者利用金管局所公布的欺詐銀行網站名單,在用戶手機和電腦自動濾去或隔阻這些網站。可以看到,開放API有助刺激在商業應用上的創意,讓大家可以進行尋找「新商機」的創意合作和競爭。

就銀行開放API,按照金管局的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式介面框架,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查閱銀行產品和服務資料(如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可查閱銀行發出的存款利率及信用卡優惠);第二階段,接受銀行產品申請(如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可直接申請由銀行發出的信用卡);第三階段,讀取或更改賬戶資訊;第四階段:進行財務交易。

後兩階段須嚴格管控

應用程式介面第一階段去年初已落實開放;第二階段也在去年10月底實施;至於第三及第四階段,由於涉及讀取客戶資訊及處理財務交易,金管局認為需要配合較嚴格的管控措施,最終決定先制定數據定義及傳輸程序的劃一標準,冀於今年內公布,再定出實施時間表。但無論如何,銀行業開放API ,已然是大勢所趨。

迄今,在香港,開放API雖然還未在市場上「成行成市」,但政府目前正積極推動開放API的發展步伐。顯然地,開放API的發展前景,並不在於技術本身,而更多在於大家看到機遇所在之處。

事實上,開放API其實就是開放所有的數據和平台,容許大家用一個共同的標準或系統,在這個共通的平台上,找出新的應用;其實也意味是一場商業應用的創意合作與競爭。誰發揮出創意和靈活性,就能夠捕獲新的應用商機。

去年底,銀行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gini訪問亞洲區金融科技界人士,就有關開放API的意向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雖然有七成人表示客戶的數據分享將會成為他們未來的工作範疇,但只有兩成的銀行從業員認為,銀行界會於開放API大環境下成為贏家。另一方面,在gini的問卷調查中,有38%的受訪人士認為網絡安全是執行開放API的最大困難。

除了網絡安全,還有資料開放的訊息安全問題同樣受人關注。筆者認為,各自公司或機構必須對向外開放資料的敏感程度有所留意,而安全保謢的關鍵,是對取得訊息的權限設定清晰。各公司需要清楚那些數據資料可供合作夥伴接觸,那些資料可供公眾讀取,那些是需要絕對保密。換言之,對資料必須進行安全性或敏感度的分類,在應用設立適當而清晰的權限。

資料取用權限要清晰

從目前情況來看,因開放資料而導致的訊息安全性問題未見發生,原因是開放API所牽涉的資料,大部分都是一些無秘密可言的公開性資料。換句話說,這些資料本來都是公眾可接觸到的,開放API之後,嚴格而言只不過是為公共或第三方機構更便捷地取用。

正如金管局開放API的第三、四階段就很審慎。公司或機構對開放API資料,需要有一個資料敏感度或安全性高低的分類,並設立可接觸或讀取的清晰權限,隨着開放安全性或敏感度趨高的API資料,各方需要有安全保護的意識。

由於政府擁有最龐大的數據庫,因而亦有國家或地區的公共意見認為,政府也要做公開API的工作,把部分牽涉公共政策的數據開放,供各方共享,加強訊息的透明度,並且能夠有效地應用訊息資源,從而能夠制訂一個更有效率和高共識的政策建議。

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同受惠

此外,開放國家或地區API亦可協助推動研究發展,以協助公共政策及社區發展,好處並不局限於商業機構。

據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的「2017年全球開放數據指數」(Global Open Data Index),該指數以各地政府或地區的財政、採購、環境等15項統計數據作評分。香港整體評分僅得51分,排第24位,遠落後於台灣(第1位)、日本(第16位)和新加坡(第17位),可見香港政府在開放API上,有很大的開放空間。

總括來說,無論在公共部門或私人部門,開放API,把資料和平台開放在互享訊息的共通平台上,找出新的應用,把人類的創意和思維靈活性激活和提升,已然是一個愈來愈顯著的發展趨勢。

作者為科大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