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
複式記賬(Double Entry)是商業史上的重要發明。單式記賬只記自己的,複式記賬卻能追蹤資金流向。你發現阿黃成日拖數,便會趕緊追他在年關前找數。但複式記賬只記錄已發生之事,投資還是有關未來,你要着眼的是新需求在哪裏。
什麼是新需求?新發明出現,便可能帶來新需求。舉例說,智能手機出現,才會需要充電寶;電子支付出現,網購和電子約車才變得可能;GPU技術成熟,《王者榮耀》和人工智能才變得更有趣。新發明帶出新需求,自會引出新供應,於是一家又一家百億、千億美元企業就這樣誕生了。
小公司擁優勢
新需求為何重要?因為這是小企業取勝的唯一途徑。大公司原本就是上一新需求的勝方,做別人擅長的事情,能有多大勝算?大公司有經驗、財務、規模等優勢,做同一事情,小公司一點優勢也沒有。唯一有機會取勝的,就是做和別人不同的事。
為何小公司能在拓展新需求上勝過大公司?一是不少小公司就是為了新需求而生的,它一心要做這件事,專注,自然較易成功。二是大公司往往有許多包袱。諾基亞原本是手機王者,智能手機(一種看似相近,但其實完全不同的產品)出現後,它放不下通話手機的包袱,很快就被小公司們超過了。曾經的菲林王者柯達公司也一樣。
新需求也不只是一面倒利好小公司,大公司也有機會的,重要的是能否捉住新需求。電子支付是新技術,網購和電子約車是新需求。新需求愈來愈旺盛,但沒有新的發卡機構能取得全球認受性,結果幾間信用卡公司躺着也能贏。小公司較易捕捉新需求,大公司也有機會,但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新需求才是未來增長的保證。
那麼,新需求在哪裏?應先看看新技術在哪裏。
去年推出的虛擬信用卡,手機就是錢包(在內地早已是,電子支付中國領先全球),或許會改寫電子支付市場份額。
另一值得期待的,大概便是智能穿戴。新一代智能手錶,不但能檢測心臟健康,甚至能在檢查到心律過速時,直接替你報警求援。這樣的智能手錶(能滿足部分健康需要),你又會否感興趣?
人工智能和新的電子產品結合得愈來愈好,未來大概很快便會有許多更人性化及有趣的科技產品出現(在美國有人跌落河後,不是按手機,而是直接叫Siri報警)。智能穿戴需求可能是大過電子音箱,甚至和智能手機看齊的電子產品(儘管供應鏈已升了不少)。
最大的新發明,大概仍是互聯網,企業未來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來,現在也無人知曉。但投資者和企業有點不同,一樣新產品或服務,可能要經歷長時間測試、累積用戶,企業總要盯着數年後的事。
只須快一點點
投資者最安全的做法,是等到王者出現後才買入。因為分出勝負後,領頭羊才會進入盈利增長的高速公路。
還有另一方法。企業推出一項有趣服務兩三年後,已收穫不少用戶,但市場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只有用戶和行業裏的少數人知道。假若你能先於眾人之買而買,待大眾知曉時,企業估值便可能短時間內暴升。你不用似企業般花上數年來建立護城河,你只用研究做得比別人深一點、快一點點。
筆者為證監會9號業務持牌人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金融論壇須創新 |
上一篇: | 中滙強勢破頂逢低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