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感恩節前夕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令不少人對現時中美貿易談判形勢,突然看得相當淡。
須知道一點,本來中美貿易談判要達致大團圓結局難度甚高,是以近一年來雙方的做法都已傾向捨難取易,把雙方爭議及技術討論較少的部分,集中在首階段談判中,務求盡快達成部分協議。中國希望藉此暫停再被加關稅,甚至可以逐步減回已加關稅,為經濟增長失速盡快止血。
「侵總統」以逸代勞
對「侵總統」而言,傾妥貿談催谷美國經濟,當然是想要的政績,不過,美國大選日期在明年年底,客觀看並不急於一時,現在美國正是以逸代勞、看誰先急誰就輸的格局。
何況第二階段以後的談判內容,包括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移、全面開放市場,以及開放網禁4點,以現今的中國國情而言是極難答允,尤其是最後兩點,會分別引伸到資本自由流動和言論自由,對中共來說可以升格至影響金融穩定與政權穩定的層次,一旦如此就完全無商量餘地。
嚴選精英企業博發圍
換個角度看,假如中美真的談不成,對投資者來說又是否世界末日?阿米認為未必如此。其實中美貿易戰這場泥漿摔角,不知不覺已打了接近兩年,當然,為數不少的周期股被談判氣氛翻來弄去,但亦有不少公司和小部分行業在這段時間自行成長,生意愈做愈好,這些也在企業的股價中反映出來。
這批精英企業,當中為數相當多是以互聯網平台或電子商貿為主的新經濟公司,有FANG這些珠玉在前,只要經營模式對辦,不愁投資者不給予機會。另一方面,屬舊經濟的製造業或零售業公司亦不是完全無份入圍,在美國及日本股市都不乏好選擇,儘管每逢貿易戰消息一出,美股中不少舊經濟股都會受壓捱沽,但股價跌了一段,均不乏買盤承接,背後原因正是看好不少美國企業的長期盈利韌力強勁,只要耐性夠,就可以等到春天來臨。
與其終日擔憂貿易戰開打就會民不聊生,倒不如集中火力研究盈利能力較好的公司,在微觀層面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優勢。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一些管理能力強而有力逆市擴張的公司,或者一個產業出現新上升周期,往往最短亦能維持兩三年,公司也有時間去做大做強,假如能夠跟這些企業「識於微時」,買入持有後就會有相對充足的時間深入研究,因為憑自己發掘出來的股票,持有的信心會較大,耐性高且持貨時間夠長,才有足夠時間讓公司自行成長。比起依賴短炒左穿右插,讓交易員過着顛沛流離的日子,「精英公司策略」對培養一個投資者的品性和心理質素而言,更大有裨益。
筆者馮宏遠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沒持有上述相關股份。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自願醫保買單及扣稅Q&A |
上一篇: | 毋懼負面因素 美市再創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