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美洲豹不會失去捕食者本色,斑馬也難改溫馴形象。過往畢馬威英國(KPMG UK)花錢如流水,曾向所有僱員提供免費手機,甚至搞員工派對也不惜工本,重金禮聘名廚Jamie Oliver炮製美食。
不過,近年畢馬威四面楚歌,最近更加性情大變,推出代號「斑馬計劃」(Project Zebra)的節流措施,以實踐零基預算(zero-base budgeting,簡稱ZBB)為目標,藉此提升利潤。
畢馬威經常向客戶建議各種緊縮計劃,現在自身也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但這項節流計劃存在兩大問題,首先ZBB不管用,其次畢馬威一向「洗腳唔抹腳」,可能很快故態復萌。
零基預算非靈丹妙藥
多年來ZBB粉絲無數,包括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及巴西私募基金3G Capital。3G投資於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等跨國巨擘,入主後下令改革,大幅削減成本,大量裁員,引入ZBB,結果成功提升利潤。
3G利用ZBB,獲得彪炳戰績,但套用在美國食品業巨擘卡夫亨氏(Kraft Heinz)上卻滑鐵盧。卡夫亨氏8月宣布再次撇賬超過12億美元,華爾街批評3G提倡節約,導致卡夫亨氏過分依賴降低成本來提高回報,反而弄巧反拙,出現「血流成河」慘況。
畢馬威合夥人在高檔餐廳傾生意,成功機會可能更高。所以節流方案會在日常辦公室推行,據報畢馬威列出逾150項省錢措施,包括取回員工的免費手機,裁減私人助理,擬節省成本1億英鎊(約10.2億港元),目標門檻不高。
羅列150項節流措施
畢馬威被視為英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Big Four)中最弱一員,在英國的業務淨收入20億英鎊,但薪酬開支及其他營運成本花掉當中八成。相比之下,羅兵咸永道(PwC)計入中東地區等海外業務,有關開支僅佔收入68%。
不過,畢馬威引入自動化,集中處理預約會議室等後勤工作,把行政人員從倫敦遷往曼徹斯特等租金較便宜的地區,安排員工留在家中辦公,透過 Skype和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件協調工作,期望可節省成本。
上市跨國公司在私募基金股東鞭策下,實踐ZBB非難事,但畢馬威提供專業服務,實行合夥人制,推行ZBB可能會引發爭拗,為會計師樓賺大錢的合夥人未必願意勒緊褲頭,被高級合夥人嚴控開支。
況且,就算畢馬威的英國管理層同意裁減私人助理,但誰會自願自行處理日常繁瑣的事務?畢馬威推動節省措施,將遇上重重障礙,而且通過省錢刺激業務增長,從來不是明智之舉。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Just Eat靠會計粉飾 求高價放售 |
上一篇: | 美對華八大誤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