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
養活一個77億人口的星球絕非易事。地球上每個人都需要、希望,也有權利享受健康飲食。而每位農民都需要、期望並有權利過上體面的生活。地球是約1000萬其他物種同時需要能夠生存下去的棲息地。同時,每家生產、加工和運輸糧食的企業都需要而且希望獲得利潤。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現在並沒有實現這一目標。
籲食品業進行變革
現在有超過8.2億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另有大約20億人患有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乏維生素或蛋白質。約6.5億成年人處於肥胖狀態,這種流行病部分是由於食用含有糖、飽和脂肪和其他化學添加劑的超加工食品所致。但到目前為止,問題絕不僅僅限於飢餓和飲食領域。今天的農業、工業實踐是森林砍伐、淡水枯竭及污染、土壤侵蝕和生物多樣性崩潰的主要理由。更重要的是,部分由食品行業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嚴重破壞農作物生產。隨着未來氣候變暖和人口急速增長,除非作出決定性的改變,否則危機將進一步惡化。
食品行業是全球經濟的支柱產業,包括某些最知名的品牌,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同它們打交道。除非食品行業改變方法,否則要解決多重交叉的糧食危機幾乎不可能。
幸運的是,人們可以看到重要的一線希望。愈來愈多的食品企業理解這一挑戰,並願意打造一個符合人類健康和地球生存要求的新方向。由巴里拉基金會召集的一些行業領袖,要求我們協助找到協調食品行業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步驟。
我們就從另一個希望來源出發。2015年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兩項重要協定,其一是所謂的2030年議程,通過了17項引導人類福祉和地球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其次是《巴黎氣候協定》,該協定要求全球各國政府果斷採取行動,確保全球變暖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均要求食品行業對生產方式進行果斷的變革。
在我們的報告中,已呼籲食品行業的所有企業,包括生產商和分銷商在內,奉行符合全球目標要求的明確指導方針、報告標準和指標。具體而言,每家企業必須解決4個關鍵問題。
首先,企業產品及戰略是否有助於促進健康和可持續飲食?我們知道,速食文化真的在殺死我們。行業必須馬上作出改變,才能促進飲食健康;
其次,企業生產流程是否可以持續?太多企業存在化學污染、大規模包裝浪費、森林砍伐、過度及不明目標的化肥使用及其他環境問題;
第三,企業的上游供應鏈是否可持續?任何消費食品企業均不應使用來自砍伐森林的農場的產品。亞馬遜流域及印尼的雨林破壞──簡直就是焦土政策──突顯了對所有食品進行編碼,以確保它們來自可持續農場的必要性;
最後,某家公司究竟算不算好的企業公民?例如應當避免在稅務上試圖利用法律漏洞或執法程式薄弱環節,因為上述做法剝奪了政府促進公共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收入。
我們在工作中審查了食品行業目前的報告流程。儘管許多企業聲稱追求可持續發展,但鮮有企業報告其產品線的健康程度,或者自身產品如何促進健康和可持續飲食。很少有人認識到自己是環境危機的組成部分,要麼通過直接生產、要麼通過購買亞馬遜或印尼等環境熱點地區所生產的產品。而且企業也沒有詳細報告內部的稅收準則。簡言之,食品行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往往仍停留在高尚情操而非實際的報告和監測,從而確保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要求,但我們並不感到悲觀。
在世界各地,年輕人都在要求一種可持續和安全的生活及營商模式。我們相信企業也會做出改變。歸根結柢,企業需要滿意的使用者、幹勁十足的員工,以及起到默認「經商許可證」作用的社會尊重。我們所分析的某些案例賦予我們希望,認為變革可行。隨着專案在今後一年不斷推進,我們將與業界合作,確保績效報告和監管程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無論看到和學到什麼,我們都將持續向公眾通報。
企業須履行其全球職責
糧食行業是大背景下的關鍵行業。世界領導人本周齊聚聯合國大會,審查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進展狀況。他們必須牢記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世界民眾正在要求變革。我們擁有實現繁榮、包容及可持續世界所需的財富和訣竅。商業部門必須立即承認、認可並履行其全球職責。
Jeffrey D. Sachs為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SDSN)主任兼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Angelo Riccaboni為錫耶納大學聖吉拉實驗室主席兼普瑞瑪基金會主席。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9.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央行謹慎 中國債市續牛皮 |
上一篇: | 羅素的桌子:什麼是「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