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X教授(Professor X)能成為X-men領袖,靠的是「用腦」,telekinetic powers(念力)。古代社會最重要是「好打得」,獅子群中最打得的成為獅子王。今天社會「好打得」只會搞得滿城風雨。當領袖及成功要「食腦」,勞力早已被機器日漸取代。科技進步神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出現,令「食腦」一族亦開始面臨威脅,亞馬遜的Alexa、蘋果之Siri只是第一步。軟銀老闆孫正義大舉投資科技企業,並預言AI之智慧最終超越人類。
營養師建議吃香蕉及蘋果增強記憶力,中醫認為吃天麻及酸棗仁補腦。Tesla及Space X狂人馬斯克(Elon Musk)於2016年跟友人創立Neuralink Corporation,研究發展植入腦機械(implantable brain-machine interface,BMI)。
從義肢到人體植入器官如心臟起搏器,並非新鮮事,狂人馬斯克投資開發的必定是「狂事」。人類每次「用腦」都會運用約800億個腦細胞,發出電力訊號。BMI是把超幼的Electrode(電極)植入腦細胞旁。將晶片植入人體已有所聞,Neuralink宣布其計劃是把1500至3000條超幼的線Electrode,以每分鐘30至200條的速度植入腦中,手術由機械人進行,像織布機般將Electrode植入腦細胞旁。Electrode會把訊息傳送到人工智能電腦,達成腦與人工智能共生關係(symbiosi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腦加電腦來對抗AI超越人類的危機。
推動腦袋植入Electrode
七十年代美國科幻劇集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中的Steve Austin因意外受傷,而把左眼、右手及雙腳改造後成為超能人的情節,似乎開始在現實中出現。Neuralink集合了腦神經專科醫生、電子科學家、數學家及法律學者一同研究,最終目標是在人類腦袋植入Electrode,人類可以通過思想,結合AI電腦,控制機械人辦事。
此類科技現今已在醫學界有限應用,主要是幫助癱瘓病人可運用機械儀器協助日常生活。
馬斯克剛在上星期公開宣布BMI項目,有腦神經學者批評為天方夜譚,亦有教授認為意念超卓,最終可以改寫人類歷史。涉及植入人體手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當然要把關,還有道德法律問題大串。花生友、政棍及分析員齊噴口水評論,出錢出力的是馬斯克。
狂人馬斯克作為Tesla的CEO,開了不少仍未兌現的「空頭支票」,Tesla的生產目標一再脫期,業績止蝕無期。Space X項目卻似乎有聲有色,得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支持及合作。1971年出生的馬斯克已48歲,按香港證監會的投資建議應該轉向保守及防守性,資深財務顧問及私人銀行家會建議買投資級別債券及房地產基金,確保穩定收入,享受人生。但狂人馬斯克卻喜愛不斷豪賭,過刺激人生。
投資「狂事」不斷豪賭
PayPal成功不在於幫馬斯克套現10億美元,令他初嘗富豪滋味,而是帶動了電子支付系統之熱浪,沒有PayPal啟發,今天不會有中國之Alipay及WeChat Pay。Tesla最終會否成為萬億企業,超越蘋果公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Tesla帶動了沉睡的汽車業甦醒,知道汽車行業將要改變,只着重車款包裝及影音設備之「花招」不可持久,必須投放資源進行創新改革發展電動車,美國通用汽車(GM)及德國寶馬(BMW)已急起直追。Space X亦將太空科技從政治角力改變為可轉變人類生活之商業項目。
中港超級富豪令大眾醒覺地產發展可以在資金泛濫下發大財,買樓收租創造「靜態收入」助人生活無憂,安享晚年。引來的副產品是貧富懸殊惡化,年輕一族深信努力工作沒法向上,炒樓才可以買林寶堅尼及跟靚女Model坐頭等機到法國滑雪。社會意念扭曲,怨恨形成,最終爆出抗爭。賺錢重要,賺到錢後願意「狂」,改變社會更重要,人生才更精采!
(編者按:陳振康著作《BIG DEAL顛覆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電動輪椅締造革命性改變 |
上一篇: | 美銀攻年輕客 FinTech展現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