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10日

管理新思維

信念更生與重生

統籌:陳志輝(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

主持:關志康、李靜宜

嘉賓:蔡志輝(澳至尊集團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

 

關 關志康  李 李靜宜  蔡 蔡志輝(Leslie)

 

李:今天的嘉賓Leslie會以自身經歷,談談信念更新的過程。你白手起家,在公屋出身,卻成為主板上市公司的主席,實在令人欽佩。請先分享你的成長背景吧。

小時欠大志 高中發憤

蔡:小時候家住藍田,其時的長型公屋一層有近80個單位,共16層。環境比較髒,且不時發生搶劫。我和媽媽在樓下用餐也經常被打劫。還有,以前房屋署會派區長連同警衛挨家挨戶收租,警衛會用警棍使勁敲打木門,大喊「收租」。但有時周轉不靈,母親就會着我們噤聲,假裝沒人在家。

家境欠佳,我又沒有奮發讀書,成績不濟,中小學都曾經留班。高中上教會後,被其他勤奮的教友熏染,才埋頭苦讀。以前我覺得讀書很無聊,我立志長大後投身警隊,改善屋邨的治安,而當時警隊的學歷要求不高。然而教會每次聚會過後,大家都會一起溫習。我有樣學樣,逐漸發現書本原來充滿知識和趣味,並對過往的無知感到後悔。我亦開始愛上閱讀。

小時候我頗為自卑,雖然公屋住戶都不會富裕,但我們連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都沒有。然而信主後,我卻學會了感恩。今天我沒有近視,可能就拜沒有電視所賜。如果有冰箱,我可能會喝汽水,那也會傷害脾胃。教會亦消除了我的自卑,我認識到生命是上天所賜,非常寶貴。我要好好珍惜我的人生,人亦積極起來。

李:你又是什麼時候愛上運動?

蔡:也與教會有關。我想做個積極的人,那就要鍛煉好身體,才能支持自己兼顧各項事情。那時天還沒亮,我就摸黑到籃球場跑步半小時,後來延至一小時。逐漸便改善了心肺功能,人也比較有力氣。

創業路上夫妻相扶持

關:你一畢業便創業,在當年可謂罕見。很多人都說創業的失敗率很高,你有什麼心得可以分享?

蔡:我們最初經營過補習社和中成藥代理,累積了一些經驗,再代理澳洲的蜜糖和健康食品。今天你看到我們有商舖、代言人、廣告,但在創業之初並沒有資金賣廣告,並且只能懇求連鎖店或百貨公司給我們一個小小的專櫃。那時我們亦要手持產品和公司資料,四處拍門,在門口等上數小時,對方的代表卻只願意會見我們幾分鐘,甚至只是拿走資料,話也不多說一句便離開了。成功租到專櫃後,最初由我和太太親自落場推銷。

那時我一心希望把生意延續下去,那便要做到貨如輪轉。我要推廣我的品牌,吸引人們購買。然而有時看不見生意的出路,也會想過放棄,只好兩夫婦輪流支持着。當我想放棄便由太太鼓勵我,到她想撒手不幹則由我來激勵她。

關:這種互相扶持,正是你的生意能夠持續擴展的關鍵吧?

蔡:是的。其實我的人生信念由自卑變為開始有自信、有方向,也一直需要身邊的人的鼓勵,否則這些信念很容易無以為繼。我和太太互相鼓勵對方,才能把創業的信念堅持下去。

李:有沒有遇過較大的挫折,賠上了學費?

蔡:我們在某百貨公司有一個專櫃,其負責人有一天打電話來責罵我,批評專櫃的布置。也許我那天心情欠佳,便反過來罵他。然而嚴格來說,他應是我的客人,可是我已沖昏頭腦,罵個不停,對方甚至問「你是否蔡生呢?我認識的蔡生很斯文。」我說「我正是,我就是蔡志輝。」收線後我後悔莫及。後來這家百貨真的把我們趕走,我間接令專櫃的同事失業了,也失去了部分生意額。太太甚至哭起來,說我們這樣辛苦一磚一瓦把生意建立起來,你鬧一鬧情緒便毀於一旦。此事令我想起很多人說打工要受老闆的氣,其實我做老闆也要懂得受更多人的氣。那時我的忍耐力尚嫌不足。

向姜維俾斯麥學管理

關:我們的節目顧名思義要談談「管理」。我知道你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哲學。

蔡:我喜歡歷史,並從中得到啟發。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但好皇帝卻如鳳毛麟角。唐太宗是其中一位,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我認為很有道理。我又很認同德意志熱血宰相俾斯麥所說:「愚者從經驗中學習,智者從歷史中學習。」有人說我們應該累積更多人生經驗,那錯不了,可是就算我有百歲壽命,一個人所能累積的經驗仍是有限的,所以智者應該從歷史學習,你能吸收的便是所有人的經歷。我們既可以向成功人士學習,更可以向失敗者借鑑,毋須親自犯錯。

關:在管理同事方面,你又有什麼具體心得?

蔡:我很喜歡《三國演義》裏的姜維。有一次諸葛亮帶兵,帶同大將趙雲,圍攻姜維的家鄉天水郡,心想只如探囊取物。豈料姜維足智多謀,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並反過來圍攻趙雲,迫使他只能退軍,就連諸葛亮也要慌忙撤退。諸葛亮看姜維調遣兵馬,嘆曰:「兵不在多,在人之調遣耳,此人真將才也!」後來便想辦法把姜維收歸旗下,並視他為入室弟子,加以培訓,最終姜維更繼承了諸葛亮軍師之職。回想我們創業之初,只有寥寥幾人,看似力量有限,但重點在於我們要懂得運用。

關:這讓我想起有人這樣形容垃圾──所謂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你用不着,就覺得是垃圾,但別人懂得善用,那就是資源了。如果上司覺得員工沒用,可能就如你所言,是上司不懂調遣,把他投放在不合適的崗位。所謂「只有差勁的上司,沒有差勁的員工」。世上的確沒有差勁的員工,只是我們沒有人盡其才,浪費了他的能力,變成了一個不稱職的上司。

人聚財散 財聚人散

蔡:我認為老闆的職責,就是創造一個平台,給同事去發揮。我們還要不斷優化這個平台。所謂「讀書不是求分數」,但以前有位老師就補充道:「讀書是為求Fun(樂趣)」。現在工作也一樣。試問如果工作不開心,每天工時9小時這樣漫長,怎能捱下去?

為了讓員工快樂,公司很早期就已經會帶同事到外地旅行。而且不會扣除假期,旅行也當上班日子計算。幾個月前我才帶了一大班同事去澳洲,還派錢給他們購物,刺激消費。我們還會不惜工本,帶同事看一些旅行團不會遊覽的地方。假以時日,同事便感受到他們被公司待為上賓,大家是一家人,那並非純粹獎勵或激勵那樣簡單。

我們還在每年4至6月實施「休娛期」,逢星期五下午一時下班,同事可提早休息和娛樂。其實我們沒有淡季,只是選一季出來,給大家喘息空間。

李:你是因為千禧世代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所以有這些舉措?

蔡:千禧世代相信並非公司裏的多數。只是既然公司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環境,那何樂而不為?我就是被老師那個Fun字所感染。事實上,我也不能夠只要求同事付出,但自己卻總是吝嗇。以前生意就在生死邊緣,因此人的脾氣也較差。但現在生意已上軌道,很多同事跟隨我們十多年,和我們一起打江山,難道今天有福了就不能同享?現在的差別只是盈利的多與少而已。

關:這讓我想起「人聚財散,財聚人散」。如果你把所有利益都歸自己所有,財是聚了,但卻無法凝聚員工,結果人散。你要聚合人才,就需要財散,願意與他們分享成果。亦只有聚集到人才,你的生意才能持續壯大,以至有朝一日上市。由始至終,你從良師益友以至宗教歷史吸收了種種有益的信念,持續更新自己之餘,更難得的是知行合一,把各種信念付諸實行,最終締造了一個成功例子。

整理: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5月12日題目:令員工敬業樂業的魔法;嘉賓:精博顧問Macro and Micro Consulting創辦人姚繼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