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19日

陳振康 上流力世界

Eli Lilly專注醫藥

Eli Lilly宣布以80億美元現金收購Loxo Oncology,成為Eli Lilly超過140年歷史中最大金額收購。

2019年1月初,Bristol-Myers Squibb宣布以現金加股票,總價900億美元收購Celgene;2018年12月,GlaxoSmithKline以51億美元收購Tesaro。三宗巨額收購對象有一共通點,全是專門從事癌症藥物研究的公司,其中Loxo Oncology專門研究治療因基因不正確改變(Oncogenic driver)而引起之癌症。

人類身體基本上由蛋白質組成,而蛋白質由20個氨基酸串連而成,像珍珠頸鏈一般。人體DNA會發施號令,產生不同排列的氨基酸,繼而出現不同蛋白質,形成各種不同特性的器官,擁有獨特功能。例如胃部會產生胃酸消化食物、肝臟會分解毒素。但當DNA密碼組合異常改變,會令蛋白質功能產生異變,此等細胞生長,會變成癌細胞。Loxo主要研究治療基因異變,主要產品Vitrakvi可治療因基因異變而引起的不同癌症,如乳癌、大腸癌、皮膚癌,而非只用於治療個別器官癌症。

Eli Lilly在2018年5月亦以16億美元收購研究治療癌症的生物科技公司Armo BioSciences。Armo生產的主要藥物為AM0010(pegilodecakin),藉着刺激人體T-cell生長,殺死癌細胞,主要用於治療胰臟癌、肺癌及腎癌。

市值1100億美元的Eli Lilly在1876年由少將兼醫生Eli Lilly成立,最初生產治療瘧疾之藥物。最顯著成就是大量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及治療小兒麻痹症的疫苗。今天Eli Lilly仍是糖尿病藥品領先者,針劑胰島素Humalog及Humulin被廣泛使用。

敢為人類健康賭一鋪

Eli Lilly亦生產多款精神科藥物如抗抑鬱藥Prozac及Cymbalta、精神分裂藥物Zyprexa等;另外,2003年推出跟Pfizer之寶Viagra爭奪男性市場之Cialis。Eli Lilly之特點在於專注醫療產品,沒有像其他醫療集團般經營「健康產品」。其他醫療集團如GlaxoSmithKline賣利賓納,Johnson & Johnson賣爽身粉,Pfizer旗下之Wyeth賣奶粉。

醫藥是高風險行業,要進步就要不斷投資研發新藥。去年6月,Eli Lilly宣布研究多年之腦退化症藥物第三期實驗失敗,股價即日下跌10%,市值蒸發超過100億美元。願意投資研發新藥,是風險生意,博取成功研發新藥的高回報,亦是作為龍頭醫藥股之商業道德及勇氣,敢於投入為改善人類健康賭一鋪。

80億美元相等於約600億港元。香港富豪只願花600億買商廈收租及等升值,或購買地皮發展地產,老牌家族不願意冒地產風險,乾脆買高息債券收息,收租收息,坐着等身家暴漲。

相反美資醫藥公司願意「豪賭」投資研發癌病藥,固然希望賺錢,同時亦為抗癌病人帶來新希望,改變人類命運。Eli Lilly多年專注發展醫藥,不論成敗,齊給一個like!

 

(編者按:陳振康著作《BIG DEAL顛覆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