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29日

陳振康 上流力世界

傳媒忌「老牌」

美國「巨無霸」級電訊集團Verizon早前宣布,把旗下網上傳媒Oath之商譽撇賬46億美元。

做生意有賺有蝕,沒啥大不了。Verizon是美國公司,市值超過2100億美元,2017年盈利300億美元,46億美元撇賬雖然「肉赤」,但輸得起。但電訊收費是「一元一元的賺」,一次過輸46億美元,Oath的糊塗賬從何而來?

"In the summer of 2017, we will be launching one of the most disruptive brand companies in digital."(2017年夏季,我們會推出一間最具摧毁性的數碼公司。)2017年4月,AOL(American Online)發言人宣布,由AOL及Yahoo合併而成的Oath,於2017年夏季成立,氣勢如虹。

2018年12月,Oath宣布10000名員工接受「肥雞餐」,在6個月內離職,2018年第四季將會錄得約20億美元離職賠償。一年多就爆破的「數碼平台夢」,來得太快。

Verizon故事要從1984年,美國司法部下令AT&T將旗下之固網電話系統Bell System分拆為七間獨立公司說起。Bell System 從1872年開始已提供固網電話服務給美國及加拿大大部分地區,分拆是防止壟斷。

買錯AOL Verizon高層辭任

分拆之公司被稱為Baby Bells,其中Bell Atlantic在2000年以647億美元收購GTE(General Telephone & Electronics Corporation),GTE是當時除了Bell System外最大電話公司。Bell Atlantic亦改名為Verizon,成為全美最大電話公司,除了固網電話,亦提供流動電話網絡、互聯網服務等。

電訊事業變化大,競爭激烈,Verizon面對增長困難。2015年初,AOL行政總裁阿姆斯特朗(Tim Armstrong)向時任主席兼行政總裁麥克亞當(Lowell McAdam)推銷「網上廣告夢」,傳統線下廣告下跌,網上廣告急升,全球每年1000億美元網上廣告收入指日可待。Google及Facebook合共佔有57%以上市場,Verizon加入分一杯羹,日後不愁盈利增長,交數有望。1993年成立的AOL是「老牌龍頭網站」,單是American Online之名字已顯示其獨特地位。最終Verizon以每股50美元,總價44億美元收購AOL,阿姆斯特朗留任發展網上夢。

要跟Google及Facebook競爭,要繼續壯大,最快方式莫過於收購合併。2017年,黃金機會出現:1995年成立、曾經風靡一時的Yahoo,因投資阿里巴巴上市賺得盤滿缽滿,無心再經營本業,四出找買家。Verizon在2017年6月以45億美元收購Yahoo。

收購後Verizon雄心萬丈,把AOL與Yahoo合併,成為最大的網上內容平台(Content Platform)。

食品企業要老牌子,因為品牌是信心保證,可口可樂在1886年成立,可樂仍然是全球最暢銷飲品;亨氏(Heinz)在1869年成立,依然是全球茄汁一哥;時裝品牌亦可以「老」,愛馬仕(Hermès)在1837年成立,Birkin仍令一眾女士着迷;香奈兒(Chanel)在1910年成立,靚女們沒有Chanel 2.55不可。但傳媒卻最忌「老牌」,觀眾貪新厭舊。跟美國九十後說AOL會被「恥笑」,今天人人用Gmail,仍然用@Yahoo.com電郵信箱等於在卡拉OK唱譚詠麟《霧之戀》!

迪士尼購彼思漫威贏掌聲

AOL加Yahoo,90億美元投資「買錯貨」,64歲的麥克亞當於2018年辭任CEO,主席一職留任至2018年底。阿姆斯特朗在2018年9月從Oath消失。

美國企業喜歡收購合併,有買對亦有買錯,如迪士尼CEO艾格(Bob Iger)買下彼思動畫(Pixar)及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成為英雄,迪士尼股民笑不攏嘴;失敗者如Verizon的麥克亞當,因買AOL及Yahoo黯然下台,被股民大罵。成王敗寇,是商業世界法則,願意冒險「博一博」總比坐着看着業務過時收縮,抱怨時代變遷好。有天TVB(00511)收購「微辣」及「毛記電視」,為電視節目帶來新景象,我會先鼓掌,跟着買TVB股票!

 

(編者按:陳振康著作《BIG DEAL顛覆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