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突然轉口風「放鴿」,表示美國利率目前僅低於中性水平,反映加息行動可能提早結束。華爾街投資者對此最為雀躍,道指及標普500指數周三(28日)急漲2.5%和2.3%,均為8個月以來最勁。外圍造好,港股在期指結算日卻出現反高潮,高開後顯著受壓,收報26451點,下挫231點。
恒指從10月30日低位24540點,回升至現水平,成功收復多條移動平均線,目前,10天、20天和50天線滙聚,處待變格局,正等候新消息尋求突破,而周末阿根廷G20峰會期間舉行的「習特會」成果如何,勢主導港股後市。
內地電力股與大市同樣自10月底回升,部分股價更累積上漲一至兩成,跑贏恒指及國指約6%到7%的升幅,相信是因為火電行業營運情況有望好轉。
儘管國家政策支持擴大使用可再生能源,惟火電在內地電力供應中始終佔相當重要地位,以今年首10月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約5.58萬億千瓦時計算,其中火電達4.07萬億千瓦時(按年上升6.6%),佔總發電量72.9%。內地電力消費需求仍然維持快速增長,其他能源未必能跟上,因此預期未來5年難以取代火電。另外,中國存在「多煤、少油、缺氣」的能源結構不平衡問題,也是一直依賴火電的理由。
煤價是火電行業的核心成本,因此是電廠盈利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煤價與火電企業盈利表現呈極高負相關性(negative correlation),即煤價愈升,電企盈利愈跌。
煤價取決於供求。需求方面,附【圖】所見,內地六大電企日均耗煤量明顯減少,導致相關電廠截至上周五(23日)煤炭庫存達到1760萬噸,按月上升12%,庫存周轉天數相應增加。
至於供應,發改委11月中透露,今年以來煤炭進口量已經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由於今年目標是煤炭進口規模與去年持平,故此年底前基本不再安排進口煤炭。然而,同期北部港口的煤炭庫存續處1740萬噸的高水平,按月增加11%。
火電廠需求不振,市場供應卻充裕,此消彼長,煤炭價格難免受壓。上周現貨煤價按周下跌2.5%,至每噸636元人民幣,自近日高位累積回落5%。據估算,如果第四季煤價持續疲弱且超出預期,可能會觸發交易商清理存貨,進一步推低2019年煤價。
隨着內地煤炭產能不斷提升,經濟環境受內部因素與貿易戰拖累,煤炭需求增速勢進一步減慢,估計明年整體供需緊張關係趨緩和,煤價面臨大幅下調的機會頗高,利好火電企業。
根據EJFQ資料,本港上市火電企業股價預測市盈率普遍低於中位數:華能國際(00902)、華電國際(01071)、華潤電力(00836)及中國電力(02380)分別比中位數低0.1、0.2、1和0.7個標準差,估值低於合理水平,具潛在上升空間。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