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
2018年國慶假期首天全國航班逾1.6萬班,按年增長12%,平均客座率達82%;旅客18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0%。國慶航空出行需求旺盛,燃油附加費卻再次上調。
布蘭特油價已突破每桶80美元,內地航線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上漲至每噸5859元(人民幣.下同),受燃油價格持續上揚影響,10月5日(出票日期)起,內地航線燃油附加費再加。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800公里或以下航線每位旅客由10元上調至2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由10元上調至30元【圖1】。
市場人士預計,上調燃油附加費將有助抵消航空公司增量燃油成本逾五成,其中在港上市的「三航」:東航(00670)及南航(01055),較國航(00753)對沖率相對高【圖2】。
東航營運錄增長
雖然燃油附加費某程度上可減輕航空公司的成本壓力,但油價上漲始終會影響航空公司的經營狀況。然而,市場預測今年第四季油價增長在去年的高基數下有機會放緩,若本季油價平均為每桶85美元,預料按年升幅只有38%,相對第二及第三季分別逾四成半的漲幅有所減慢。在燃油附加費進一步上調後,油價的邊際影響將略為減少。
另一方面,8月航空客座率創新高,行業旺季維持高景氣。南航、國航及東航客座率分別達85.9%、84.1%及83.2%,較去年增長2個、1.2個及3.1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線客座率分別為86.9%、86.4%及84.4%,按年上升2.9個、2.3個及3.8個百分點,航空公司客座率上揚,證明行業環境不俗。
踏入10月,快遞業逐步進入旺季,相關公司將着手開始準備雙11、雙12等電商節,同時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與新年等節慶都會帶來消費需求,刺激航空物流增長。在第四季傳統貨運旺季下,中資航空股有望造好。
以上海為基地的東航,據早前公布中期業績顯示,期內運輸旅客5890萬人次,按年增長10.3%;實現收入54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6%。由於油價上漲及滙率波動導致滙兌損失,股東應佔溢利大幅下降47.5%,至22.79億元,惟撇除去年同期轉讓東航物流股權所獲得的一次性收益17.5億元,盈利只是倒退11.9%,優於市場預測。
東航最新營運數據亦有增長,8月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計)和旅客周轉量(按客運人公里計)分別按年上升4.6%及8.4%。
國航盈利表現佳
股價方面,東航由6月中旬高位7.08港元,反覆回落至昨天收報4.47港元,調整幅度已近四成,估值亦重回合理水平。
根據EJFQ FA+資料顯示,其預測巿盈率約8.6倍,較中位數水平低約0.3個標準差【圖3】。
國航雖然在燃油附加費對沖方面不及東航及南航,卻是三者中唯一錄得盈利增長的航企。集團上半年股東應佔利潤按年上升4.05%,至34.76億元;實現營業額642.42億元,增幅11.96%。其中內地分部415.51億元,相對2017年上半年多賺10.71%,佔整體64.68%,為主要收入來源。
8月國航客運及貨運均見提升,客運運力投入和旅客周轉量則分別按年增加9.5%及11.1%。其中,國內客運運力投入按年提升6.3%,旅客周轉量較去年同期高9.2%。
參考EJFQ FA+資料,國航預測市盈率約8.8倍,較中位數低約0.4個標準差【圖4】,估值屬合理水平。
第四季無疑是航空業旺季,惟人民幣貶值及油價高企或將影響市場對行業的信心,宜密切留意兩者的趨勢。
信報投資研究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滙續走強 金價難大漲 |
上一篇: | 股票可以對沖債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