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20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AI成新太空競賽 中國暫領先

在任何時間,經濟都會好事壞市齊來。中國經濟狀況也如此,筆者本周展示中國的利好消息,部分消息甚至令人側目,惟喜訊能否讓面臨的挑戰迎刃而解,將屬下周的主題。

美國預計今年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大家大為振奮;但中國若錄得同一比率,意味經濟空前地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2018年至2022年的經濟狀況,顯示中國經濟逐步下滑。筆者認為IMF的預測應該正確無誤,但以西方國家標準計算,到2020年代,中國經濟表現仍令人眼前一亮。

筆者經常聽到外界預測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日子已結束;看淡中國發展皆因認為中國投資過熱,出現產能過剩。中國部分行業確實有這種現象,鋼鐵業就是活生生例子,鋼鐵廠一間接一間倒下。

新聞網站Axios最近報道,到了今年年底,約180萬中國煤炭業及鋼鐵業工人失業,成為中國政府轉趨發展更環保行業、淘汰小企業的受害者。相比之下,美國煤炭業及鋼鐵業僅合共聘用19.2萬工人。

企業隨「一帶一路」出走

再加上過去15年失去工作的數以百萬計煤炭業及鋼鐵業工人,中國消除產能過剩確實絕不留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經濟學家拉迪(Nicholas Lardy)上月指出,中國大部分「投資增長」只屬價格上升,實質投資增加輕微,中國產能可能少於大家預期。

中國的投資及消費看來仍然強勁,威脅GDP增長的餘下因素只剩出口下滑。中美貿易戰升級可能影響中國出口,但「戰況」加劇仍未拖累出口。況且,即使美國生意有所流失,中國正設法補救。

筆者曾探討中國電子商貿巨擘阿里巴巴,認為如果有可能,阿里巴巴甚至較美國同行亞馬遜更能稱霸。不過,兩大巨擘面對同一大問題:究竟在本土以外市場能擴充得多遠?

阿里巴巴上周在對外擴張方跨出一大步,阿里巴巴趁俄羅斯總統普京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聚首海參崴,出席東方經濟論壇,宣布收購俄羅斯大型科技公司Mail.Ru Group約一成股份。阿里巴巴和Mail.ru計劃利用俄羅斯社交網絡建立電商平台,雙方從中得益之餘,有關平台將成中國出口湧入俄羅斯的新渠道。一旦中美貿易戰升級,雖然要待一段長時間,俄羅斯顧客的網購消費額才能取代中國所失去的美國出口,但更重要一點是中國商家並非受美國貿易政策所擺布,他們還有其他選擇,並會主動地爭取。

加上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基建倡議,阿里巴巴、騰訊及百度將沿着這條走美好未來的「黃磚路」出發。北京有意盡可能稱霸亞洲經濟,北美及西歐不會故步自封,卻不會再是世界經濟增長中心。

人工智能(AI)將成為新的太空競賽(Space Race),惟美國這次的對手並非蘇聯而是中國,戰果難以預料。北京希望勝出此仗,並不斷投入資源。

要分析中美AI之戰,筆者認為必須一看台灣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的新作《AI 新世界》。吾友X Prize Foundation聯合創辦人迪亞曼迪斯(Peter Diamandis)最近分享李開復的AI發展「4次浪潮」,中國企業正向矽谷下戰書。

AI發展第一浪是聯網智能化(Internet AI),所指的是目前已經普及的網絡推薦引擎(recommendation engine)功能,包括亞馬遜硬銷認為顧客必定心儀的產品;或是「推薦影片」(suggested videos)服務,令人不停觀看YouTube的視頻。這些「推薦」來自網民在網站按制等網上活動所產生的數據。李開復認為中國在蒐集資料取得優惠,略為領先美國。

第二浪是商業智能化(Business AI),電腦分析數據,再作出判斷,取代曾經屬於人類的工作,包括審批貸款、診斷癌症等。AI精於分析長遠的數據,但人類分析師可能會忽略或完全誤點。李開復認為美國目前仍佔明顯優勢,但中國毋須受傳統科技掣肘,例如中國由使用現金交易,直接改用手機支付,省去外國難以放棄的信用卡系統。

第三浪是實體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大家曾聽聞「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即周遭互相連接的電子產品,將與實體環境及網絡世界融為一體,連成一個無縫的世界。中國已在感應科技領跑,運用有關科技於製造、零售及執法等領域,部分商店已使用人臉辨識技術,讓顧客自助結賬。全球將循此方向發展,但中國將率先衝向終點。

第四浪是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機械能自行作出決定,感應身邊的世界,並最終獨立運作。自駕車是最為熟悉的例子,但發展不會就此停步。試想像一下,大批無人機撲滅山林大火或為房屋掃油漆,中國科學家正對此埋頭苦幹。

缺年輕工人 必須自動化

雖然AI發展富爭議,亦要冒風險。但如果中國政府志在必得,中國面對的反對聲音不及美國。筆者認為中國可能在AI發展領先,優勢還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即使欠缺AI,中國製造業正迅速自動化,部分原因出於必要:中國缺乏熟手工人,特別缺少能長時間工作的年輕工人。面對低成本的亞洲鄰國競爭,中國難以調高薪酬,最佳解決方法是通過自動化加強效率。

以逆向工程或「山寨」西方商品起家的中國企業,日漸生產自家的先進產品,而中國政府倡導的《中國製造2025》則向商家提供貸款及補助。

《華爾街日報》最近介紹中國三一集團 ,三一生產混凝土泵車、起重機等工程機械。原來約38萬部由三一製造的工程機械連接互聯網,並不斷把數據傳回三一。三一再利用有關數據改善設計、調整生產。三一能夠反應迅速,皆因工人只是機械人,僅需更新軟件指引。

當然,歐美企業亦生產類似的工程機械,筆者認為產品質素有過之而無不及。問題在於即使歐美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美企業能夠全面進軍中國市場,但三一等中國製造商已經領跑,又毋須承擔運費,並且獲得中國政府協助。其他眾多行業情況相若,出現數以千計類似三一的企業。

筆者在Facebook一段短片發掘到少為人知的中國亮點,原來中國最近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生產國,已投資3640億美元於再生能源發電。此外,至少40間中國醫院設置IBM的AI系統「華生」(Watson AI technology),中國正極速採用AI科技改善醫療及診症。另一方面,中國對基因改造人類胚胎及幹細胞開綠燈,研究進展快將趕上歐美。中國甚至批准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用於人體試驗,筆者對人類變成實驗對象感到難堪,但此舉能夠加快所有疾病療法的研究進展。

在科技方面,科學家已開發出能在鹹水種植的「海水米」,足以餵飽2億人。預計到2030年,至少100萬中國人能夠使用5G手機網絡。目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使用手機支付,即使幫襯街頭小販攤檔也毋須用上現金,意味騰訊獲悉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甚至連他們喜歡麵食也一清二楚。中國的機械人使用率也極速增長,目前已設有「完全無人化」工廠。中國並且擁有全球最龐大的高鐵系統,軌道將擴展至所有「超級城市」。

企業風險投資中外參半

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及微軟共同創辦人艾倫(Paul Allen)均把目光放在月球,筆者認為中國難以擊敗他們,但中國與歐洲正計劃合作在月球興建基地。況且,中國剛建成全球最大望遠鏡「中國天眼」,以探索太空奧秘,並將於2020年開始興建超級對撞機,規模將超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撞擊器(LHC)一倍。

多年來,中國不允許部分美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反而讓中國企業「山寨」外國科技,漠視版權等問題,造就中國企業在很多行業「稱冠」。回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發跡的經過,難怪全球最頂尖20間科企中,中國佔了9間。這些企業利用從中國本土市場賺取的利潤,研發先進領先的科技,再利用有關科技進軍全球。

筆者在上周〈推大灣區 廣東變矽谷加強版〉的信函中指出,中國風險投資超過5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水平。迪亞曼迪斯指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急劇增長,目前近1.6萬間有限公司共投資6.1萬億元人民幣於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雖然大量基金注資於數以千計中國「山寨」企業,但中國投資正把目標轉向海外。

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在AI、自駕車及個人化醫療範疇取得全球領導地位之際,也把風險投資目標在中國與海外市場之間平分。其他中國民營及國營企業也大灑金錢,花錢於併購及風險投資,研發新科技之餘,也買下競爭對手,追隨「一帶一路」擴充。中國已日漸成為競爭勢力,其他國家必須鞭策向前。況且,不要忽略南美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進步,筆者認為假以時日,非洲也會迎頭趕上。

有人呼籲美國應該向習近平施壓,阻撓中國的科技發展。筆者認為此舉十分愚蠢,首先難以做到,中國不會停止進步。此外,西方國家希望維持科技領先地位,必須投入資源。西方國家仍持有極大優勢,但未能保住勢頭。傳召企業家出席國會聽證會,要求他們解釋運用資金方法,實在於事無補。我們希望監管一個接一個初創行業,憂慮壟斷,要求分拆亞馬遜更加荒謬。

想像一下中國企業處理顧客資料的做法,一般西方國家人士會斥責侵犯私隱,甚至向政府告狀。然而,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通過騰訊或阿里巴巴的手機支付系統購物,兩大巨擘利用有關資料改善系統,並賺取更多錢。中國百姓普遍不介懷,私隱仍是陌生的事。大家了解中國之時,應該考慮彼此重大的文化分歧,暫時放下西方的思維。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逢周四在《信報》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刊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