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25日

費高 股海One Piece

港版《孖展風雲》

電影《孖展風雲》(Margin Call)描述紐約一家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發現公司財產評估有漏洞,使其面臨破產風險,致使公司高層連夜召開會議,決定翌日早上以最快速度,大舉拋售相關股票和債權,最終導致金融海嘯爆發。如斯神秘而精采的電影情節,沒想到正在香港暗地裏上演。

上星期某日,有位外籍人士致電到公司總機,指名道姓要本人接聽。詢問公司業務概況,以及客人會否投資債券、股票後,自稱來自在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註冊、倫敦交易所成員之一的金融服務機構,聲言能夠以市價六五折認購一批香港上市公司股份。

筆者在金融圈內收風,才知道事情源於有些上市公司股東實在「窮到燶」而衍生出來的套現方法。

有穩定業務支持,能夠發揮集資、宣傳等作用的上市公司地位,是一項資產;缺乏發展方向或買家接手,長期需要資金「打成交」及維持上市地位的空殼,對不少股東而言,卻是沉重負擔。

早一兩年,港股持續攀升,上市公司有價有市。手頭緊的股東們,把手上控股拿到證券行進行證券借貸(Stock Loan),是非常容易的事。惟年初至今港股不斷尋底,受過不少教訓的券商對相關借貸的批核非常嚴謹,甚至對主板股份也「一刀切」地拒絕受理。

大股東為套現低價散貨

聞說有大股東急需現金,且對手上控股毫無留戀,便以低於市價50%折讓的價錢,向外國基金散貨,後者成為拆家,對證監會網上持牌名單裏的資產管理公司不斷進行Cold Call,只希望在最短時間內,以輕微溢價將股份清空套利。

誠如我收到的邀約,以市價六五折接收股份,再於市場放售,是否有利可圖?實情是,上述股份多為創業板或細價股,平日成交疏落乏人問津,在市場上大舉沽貨,隨時引發更大骨牌效應,結果是持貨未散盡,股價已率先跌穿入手價。

最惡毒而有效套利的方法,其實是拿着上述股份名單,與沽空機構合作,利用疑幻疑真的沽空報告,配合主要股東散貨的消息,向下炒來獲利。當然,論事前計劃難度及執行力要求之高,這些利錢,非一般人所能賺到。

https://www.facebook.com/figoinstock/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