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
最近與朋友談開虛擬貨幣的投資,這位朋友近年專注於這類投資,為了長線掘幣連正職也辭去,因為他是自設掘幣機且專注現金流,所以筆者還可說他是正在投資,但虛擬貨幣本身相當虛,筆者認為他投資在沒有意義的東西上,大家自然「溫和地激烈討論」。
作為投資者,了解你所投資的事物的本質及意義才能讓你長線賺錢,亦能分清投資倉與投機倉,令自己的資金不會失去控制。
本質受認同 滾大機會高
香港是金錢國度,是全世界最物質主義的地方,這裏什麼也可以拿來炒,不要說正路的樓、股票、基金,還有虛擬貨幣、殼股、各類大豆小麥期貨、電話、網路遊戲武器等。可以炒賣的東西多到連你也不信,而且愈炒愈短線,培養成「什麼也炒,炒什麼也不知道」的習慣。
先此聲明,筆者除了愛投資有價值的股票,也相當喜歡炒衍生工具,但對待兩者的態度相當大差別,投資必須了解其本質和意義,炒賣則只有「低買高賣」,至於「買」這個字,若一個人不了解錢所投放地方的本質和意義,就很容易步入失控的地步。
以虛擬貨幣為例,在實體經濟上真的有價值嗎?我們把世界上的一萬億資金放進這種貨幣上有意義,還是放進農業或教育事業來得有意義?上千種的虛擬貨幣全部都有意義?筆者老土,認為虛擬貨幣引發太多問題,貨幣沒有國家認同便已失去貨幣作為購買力儲存的本義,這些貨幣有相當大的波幅,去年高見2萬美元,隨後可以跌至8000美元,那便有炒賣的價值。
我們必須了解投資是放在有盈利及最好能產生有社會價值的地方上,炒賣則只需有足夠價位參考及流通量去為我們提供買賣參考,如果你買股票是不看盈利,那與其放10萬元去長期持有一間根本不知道做什麼的公司,不如小注一萬元買數10倍槓桿的衍生工具,即日分勝負,這倒來得合理。
了解工具的本質,才能作出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資或投機,就如10年前很多基金計劃推出,其實大多數人也不知道那些基金投資什麼,看的都是3年超過100%回報的龍頭基金,卻不知道每3至10年總會有一場充滿系統性風險(即不能透過分散投資去分散的風險)的金融危機,亦不知道會令你那透過平均成本法儲下數年的本金可以跌一半以上,高位不止賺,低位又頂不住要斬斷,過去10年買基金的人多是慘淡收場。
如果你投資在一些經濟增長持續上升的國家而中途下跌,最後還是有機會回升至當時高位,黃金這種工具因為沒有現金流及經濟效益,說白了只是一種賭貨幣風險的工具,人氣過後,長中短線當然跑輸大市。
若一項投資的本質與意義愈受社會認同,長線能夠滾大的機會便相對高,與社會價值及意義背道而馳的,絕少能夠長久維持。當一項投資已經失去意義,例如買基金為分散但不能完全分散,那不如買數隻龍頭股來得簡單,所以買基金的意義是買你所認同的投資經理或能夠買你較難買到的投資,例如債券或外國股票。
筆者不是叫大家不要炒賣,小弟也幾乎日日炒衍生工具,重點是要炒得專心,就以香港的衍生市場為例,絕大部分日子可以有100%波幅的工具可以選擇,這些工具絕無社會價值及意義,但一定有機會賺大錢或輸光輸淨,你敢炒100萬即日可賺100萬,隨時可以玩兩轉變400萬,一星期變數千萬,其實每天有雙位數字的工具已可令你炒賣致富,何須花心炒賣其他工具?問題只是你懂不懂炒。
如果一種東西沒有意義,我們便不可放全副身家進去,反而是愈少愈好,例如資產值的1%或以下,回報比例必須相當大來產生炒賣最重要的值博率。有些人喜歡聽消息跟風炒一些全無盈利或沒有實業的仙股,買的時候已經大升了50%以上,上面的止賺位根本難有方法去判斷,難估值博率的便絕不可以追。
懂賺錢規則 炒賣才會贏
炒賣必須先知道最賺錢及如何賺錢的規則,你要炒牛熊或炒期權便要比別人更清楚市場短線方向及極速買入賣出,技巧是要練出來,惟大多數人沒有耐性去學去練,因此成為大戶或真正專業炒家的「點心」。重要的是,分清自己是在炒賣,與賭的界線只有一線之差,炒賣絕不是你用所有資產來做的事情,無論你炒股或炒衍生,也絕不能瞓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Walton惡鬥貝索斯 |
上一篇: | T-Mobile合併在即爭議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