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本期擬談一談世界黃金協會(WGC)《黃金需求趨勢》報告的可參考性問題。該報告的數據是根據GFMS等機構的原始資料,再加上協會本身調研的結果,應該是可信及權威的。然而,可能是出於人們對權威的崇拜,絕大多數分析者都直接引用該報告的數據和分析,而沒有從另一角度思考,更遑論提出批判。然而,敝欄不在此列,例如認為WGC只着重公布每個季度與上年同一季數字的比較,這未必是對黃金投資者來說最有參考價值的數字,故特意整理出先後兩次4季連續數據及年比,供讀者參考。此外,筆者還發現,WGC報告所附的Excel版上的數字往往與新聞公布的數字不太相符。
分析方法有缺陷
最近幾年已有一些外國分析者對WGC報告的分析方法和邏輯提出質疑。上周就有一位分析者指出,WGC的分析方法是有缺陷的。例如該協會說今年第一季的黃金需求下降7%,供應則增加3%,但黃金價格上漲9%。這令人難以置信,似乎供求與價格的關係定律必須重寫才行,WGC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呢!
該分析者認為問題在於,黃金像貨幣而不是商品。商品是被生產出來的,然後在消費過程中消失;而黃金不會消失,它是積累的,目前世上有超過18萬噸地上黃金,此可視為可供應的總量,而年產僅約3300噸,因此,年產量變化及如何使用對金價影響是有限的。
其實去年已有另一位分析者指出,WGC報告說的黃金需求量實際是一些容易識別的黃金流動量,它混淆了流動量和需求量。該分析者同樣認為,黃金總供應量是等於地上黃金總量。當有新買家進入市場時,他們是從現有的地上供應中抽取,但不可能增加總需求量,因為新買金者的需求上升,必然伴隨賣金者的需求下降。故此,WGC報告存在一些邏輯謬誤。
有人抱怨,WGC報告的弱點是沒有足夠重視真正的黃金驅動因素,例如美元強弱及實質利率。應該說句公道話,WGC一直聲言它不會去預測金價,只會提供客觀的供求數據。因此,敝欄認為,WGC報告是值得參考的,但不宜以此作為預測金價的唯一依據。
美元強弱主宰金價
目前值得關注的是金市真正的重要發展,例如實質利率與金價之間標準關係的崩潰,但如果此舊關係再度回歸,恐對金價有不利影響。我們看到,該舊關係似乎再度出現,例如一度失去的金價與美國10年債價的正相關關係現正在慢慢恢復中。
然而,分析者和投資者很多對此不予理會或存在歧見,致使金市出現不同規模的拉鋸戰,包括最近由1300.7元(美元.下同)低位重上至1325.9元後又回軟。此外,對美元進一步演變的看法亦存在分歧,而美國聯儲局對未來通脹的評估及態度亦不十分明確,故金市迄今未能擺脫在某些範圍上落的格局。
說到美元滙價,有人認為反彈已完結,後市將回復下跌趨勢;但有人認為中長線再獲支持,現只是短期超買後的調整。哪一看法更為正確,尚待實際檢驗,但目前美滙確在回順中。因此,估計金市短期相對偏穩,大致在1306元至1330元之間上落,上方大阻力在1340元。銀市努力擺脫相對弱勢,但迄今尚未見成功,估計上落市仍會持續,短期在16.3元至16.9元之間上落,上方一大阻力為17.05元。此刻美元強弱影響金銀兩市相對最明顯,宜注視其進一步演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特朗普與貝隆夫人愈行愈埋 |
上一篇: | 中港美股齊漲 升勢可望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