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
踏入5月,跌跌不休的股市居然稍見反彈,「五窮」暫時未出現,不過市場中人普遍仍審慎,不願大注出擊。市況仍悶,近期最受注目就是「股神」畢非德大手增持蘋果公司股票,並成為其投資旗艦巴郡的第一大持股。
大眾一直有個印象,要引到股神出手,該公司的估值必然要極之低廉,股神代表作之一,是金融海嘯期間買入高盛10厘息優先股加認股證,可謂財息兼收,近年出手買鐵路股BNSF,也是舊經濟公司。股神一直說看不懂科技股,而近年iPhone銷售增長放緩,十周年作iPhone X反應不佳,正是缺乏新產品接力,股價又處歷史新高,正當不少投資者開始視蘋果為過氣工業股,偏偏股神就大讚其股票便宜,恨不得要整間吞下,究竟有什麼東西,是股神看到而我們看不到?
阿米不是股神,當然沒有他老人家的睿智,不過偶爾來個「如果我是畢非德」的智力遊戲,鍛煉一下分析框架,順便拋磚引玉也是好的。畢老沒有用iPhone,但他的評價是「very sticky product」,筆者認為蘋果價值的關鍵,正是品牌帶來的產品黏性。
要知道市場對公司的估值,與公司營業額的穩定度及可預測的程度,有直接關係,顧客重複購買程度愈高,預期銷售額愈穩定,市場就願意給予更高的估值,例如收租股的估值,大多較地產發展商為高,圖像修改軟件生產商Adobe Systems,把王牌軟件Photoshop系列由盒裝軟件售賣,轉為月費制,用戶人數毋須大幅增長,短短5年間,股價升了近5倍。
靠「蘋果稅」變現金牛
當然你會說,iPhone不會轉買為租,不過iPhone的穩定系統及直觀介面,令果粉用過後就很難離開,不少人就是由iPhone第一代一直換機用到現在,市場看手機廠商,以往只問銷量增長,其實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更顯出蘋果穩定而高消費用戶群的價值,這一點市場似乎仍未作出重估。
果粉更大的價值,是iPhone的服務收入。包括App Store收入、Apple Care及Apple Pay等的服務收入,近季已佔整體收入的15%,而且以按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在蘋果App Store上的App,任何程式內銷售,例如手遊的「課金」,App Store平台會收取30%作抽成,業界稱為「蘋果稅」。去年微信因為公眾號的文章付費打賞功能,由於繞過蘋果支付系統,違反其IAP(In-App Purchase)條款,當時傳蘋果考慮過把微信「下架」,兩巨頭對撼的結果,是騰訊(00700)主動改版,把微信公眾號打賞功能關閉,蘋果亦作出讓步前事不究,但不久後就發生微信推出名叫小程序的「App中App」,企圖脫離App Store的控制,由此看到蘋果稅的厲害之處。下星期筆者再談談蘋果另一項潛在價值。
筆者客戶持有蘋果、高盛及騰訊,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46年賺5000倍的秘密 |
上一篇: | 美股反覆波動 丘鈦急挫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