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
金庸小說好看,不只人物寫得好,也不只於情節天馬行空,更見於筆鋒調皮幽默。金庸愛開玩笑嗎?當然,只在乎你有否留意得到。
《鹿鼎記》最後一回, 說韋小寶失蹤後,「史家記述康熙六次下江南,主旨在視察黃河河工。但為什麼他以前從來不到江南,韋小寶一失蹤,當年就下江南?巡視河工,何須直到杭州?何以每次均在揚州停留甚久?又何以每次均派大批御前侍衞前往揚州各處妓院、賭場、茶館、酒店查問韋小寶其人?查問不得要領,何以鬱鬱不樂?」寫康熙十分在意韋小寶,恍似韋小寶真有其人一般。
查先生的寫法,實際是虛實相間。康熙下江南是史實,其他的是創作。在許多假話中,滲入一句真話,讓人以為全部都是真。一大段真假陳述,來證明韋小寶真有其人。金庸偶爾和讀者開玩笑而已。
小說創作可以天馬行空,財經評論卻萬萬不可,可是現在不少財經文章都當是小說來寫。
財經評論不能天馬行空
「互聯網行業增長得很快,甲公司最近轉型科網,所以甲公司值得買」、「內房今年升了不少,支持位在多少多少,跌至該水平便應買入」、「龍頭甲公司市盈率20倍,所以同行業的乙公司10倍市盈率是便宜」、近年還有財技股「專家」,(參考同文阿梅的說法)教人在專業騙徒身上贏錢,真的聽落都覺匪夷所思。
分析應是嚴謹的,從A到B到C的推論,必須反覆地驗證,證明百分百或很大機會會發生,才是一個好分析。
韋小寶看着貪官吳之榮進呈的歌妓,五十尚不足,四十頗有餘,鬢邊已見白髮,額頭大有皺紋,眼應大而偏細,嘴須小而反巨。歌妓手抱琵琶,韋小寶怒火大盛:「憑你也來學陳圓圓!」往後看財經評論,想想陳述的是不是全是事實,反覆推論看看有沒有漏洞,讀到虛實相間的,不用生氣,只心裏冷笑,「憑你也來學金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拆息升北水減 睇實資金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