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
內地市場潛力巨大,一人一蚊浸死你的邏輯,相信是所有企業家以至投資者的終極美夢。
上周日本丸龜製麵母公司TORIDOLL宣布,繼早前用10億港元收購譚仔五弟之後,再買埋譚仔三哥,實行一統米線天下。日本丸龜表明未來將進軍中國市場,志不止於細小的香港市場。
如果不是賣盤原因,相信外人無從知悉原來兩家譚仔加起來的年利潤竟高達2億港元。以公司目前規模來看,開始北望神州發吓中國夢實屬是指定動作。有趣的是,創辦人譚氏此刻選擇套現,反而留番個百億中國夢給日本人去發,故事的發展就變得耐人尋味。尤其是收購作價只是歷史市盈率約10倍左右,相較一眾上市餐飲股更覺便宜。
龍頭處處碰釘前車可鑑
事實上,幾乎所有具規模的香港餐飲企業都曾發過中國夢,雖則大多最後好夢成空。大家樂(00341)早前才公布要全面撤出華東,大快活(00052)的內地業務則多年來半死不生。相對而言,翠華(01314)在內地多個大城市算是建立了不錯的品牌,只可惜利潤在成本壓力下難以跟上。不難想像,假如連一眾龍頭餐飲企業在內地都顯得狼狽非常、處處碰釘,一家日本企業想通過收購一個香港品牌去打內地市場的如意算盤,聽落就知困難重重。問題是,難道日本人會不清楚嗎?
雖然譚仔未有上市,香港股民只能吃花生看戲,但日本股民則可通過押注TORIDOLL去參與這場中國夢盛宴。由於本土發展空間有限,不少日本企業管理層需要尋找增長點子振興公司股價。事實上,TORIDOLL股價在今年已大升五成,預估市盈率約25倍,完美演繹股市「故事先行」的硬道理。對於賣方譚氏而言,一次過套現未來10年利潤去買吓屋仔收租嘆世界,免得身水身汗,計落除笨有精。
短線而言,這宗買賣各取所需,實屬教科書的雙贏案例。至於長線能否創造價值,則有待時日驗證。對於審慎的投資者而言,與其付出高昂溢價去博大霧,倒不如等故事成熟才進場。回報雖遠不及先行勇者,但很多時候即使有幸撞中,都未必可以坐到尾,更遑論十居其九中伏。例如說,維他奶的中國夢煲足多年,近期業績終見大幅爆上,現時才後知後覺進場,賺佢一兩個開,都算幾好啦!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2018年港股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