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
「Disney wants to become Netflix, before Netflix can become Disney.」
現在於全球190個國家擁有超過1億個訂戶的Netflix,於1997年成立時,只是一所DVD租售公司。CEO及其中一位創辦人分享創立Netflix的原因,是因為他從Blockbuster租影帶遲了交還,被罰40美元,所以決定成立網上訂購及租賃DVD公司。不過,另一名創辦人Marc Randolph卻「踢爆」,真實原因是因為兩人眼見網上書店Amazon.com成功,才決定創立DVD網購的經營模式。
2000年開始,Netflix放棄逐張影碟收費,改為每月固定收費「無限任睇」之經營模式。其後,隨着互聯網科技進步及光纖傳送速度倍增,觀眾可以直接從Netflix的中央影視倉庫經互聯網傳送觀看影片。Netflix亦成為全球最大的影視平台,相等於影視超級市場,將各大影視製作公司的作品放在Netflix平台上,供全球觀眾自由選擇。
平台的責任是搜羅最多貨物上架,供給觀眾無盡的選擇,不會當生產商。不過,隨着Netflix日漸擴張,不甘心只當平台,亦想躋身製作公司行列。正如Walmart亦擁有Athletic Works體育用品、Sam's Choice食品及Equate個人護理產品等品牌。
2011年Netflix走出第一步,向Netflix Content邁進,投資收購政治劇集House of Cards的「期貨」,2013年播出,大受歡迎。2013年2月,Netflix跟DreamWorks Animation合資製作動畫劇Turbo Fast;2013年11月,跟Disney旗下子公司Marvel Television合作製作Marvel英雄系列劇集Daredevil、Iron Fist、Hulk Cage等。Netflix相信鎖定「煲劇發燒友」是致勝之道。相當於香港的情況,亞洲電視放棄自身製作,只靠購入外人製作,最終光榮結業;而TVB仍然堅持製作自己劇集,無論一眾花生友如何批評,仍然是第一大台。
Netflix自開始投資「自家製作」,至今已推出超過120套劇集及電影,令訂戶人數以倍數提升,公司轉虧為盈,市值達860億美元。
擬投資製作超級英雄劇
2017年7月,Netflix更宣布創立20年來首個收購項目,收購Millarworld。Millarworld是蘇格蘭漫畫家Mark Millar於2013年創立,創作超級英雄漫畫Kick-Ass、Kingsman等。Netflix收購Millarworld當然並非想進軍出版界,而是想計劃投資製作超級英雄劇集及電影。
Disney旗下的Captain America加Ironman獨大的超級英雄;Woody加Nemo的兒童至愛;經典系列Starwars之Vader加Skywalker,不久將出現新競爭者。
Disney製作之「親生仔」系列在Netflix播出,竟然養大了Netflix成為競爭者。收購Millarworld消息一出,Disney隨即宣布跟Netflix分手,於2019年終止Disney製作在Netflix的播映權,並向Netflix宣戰,將推出自家播放平台Apps。
另一邊廂,光頭CEO Jeff Bezos的網購一哥Amazon已開始投資影片製作,2017年投資45億美元;Apple亦傳聞已投入10億美元製作影片。
Amazon、Facebook、YouTube、Netflix的起家是打造平台,讓製作人及生產商百花齊放。各大平台成功霸佔市場後,跟着投資侵佔Content市場, 目的是要雄霸平台加產品市場。Disney醒覺欠缺自身強大平台,亦趕忙打造,預計於2019年推出影視Apps。
平台及content集團互搶地盤,傳媒大戰再爆發,爭權奪利,比政壇更厲害。商場吸引之處,正在於此。
(編者按:陳振康最新著作《生涯規劃 Super上流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十年革新 創變未來 |
上一篇: | 處理海量資訊 講求精準篩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