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21日

陳振康 上流力世界

P&G藍白之爭

“Vote Blue.”

“Vote White.”

P&G股東不斷收到投票廣告。

政治團體喜愛用顏色代表政黨,作為宣傳。2016年美國大選結果在地圖上顯示,美國中部及南北部全是紅色,只有東西部及沿海省份是藍色,代表共和黨特朗普勝出,民主黨希拉莉落敗。台灣選舉, 藍綠陣營亦壁壘分明,國民黨跟民進黨之爭,用不同顏色,簡單清楚,選民不會投錯票。

重重制衡欠效率

2017年10月10日,P&G周年股東大會成了全球財經記者之關注點。香港上市公司之周年股東大會,一眾小股東們最關心的是現場供應的蝦餃肉質是否鮮美,叉燒酥的鬆化程度;生力啤周年股東大會所供應之啤酒是否新鮮好味。投票結果沒人關心,反正公司大股東「一票定江山」,長和系實際上只需「李首富」一票,恒基系集團只需「四叔」一票,小股東到場是湊熱鬧及目睹「明星級富豪」風采。Berkshire Hathaway每年在Omaha之周年股東大會更是「嘉年華會」,跟畢非德拍照及聽「棟篤笑」,post相上Facebook晒命呃like!

P&G 2017年股東大會卻是氣氛緊張的「藍白之爭」。

事緣在今年2月,由現年74歲的基金經理Nelson Peltz創立的Trian Fund Management動用了35億美元購入1.5%股份,成為「股東老闆」,Peltz隨即向管理層發炮,指P&G過去10年在市場上不思進取,食老本,奉行Matrix架構,重重制衡,欠效率。Peltz倡議P&G重組為三大板塊,各自獨立運作,尋找發展或收購年輕品牌,從外引入新管理人員帶來新思維。

為了可以令P&G切實推行「Peltz維新」,Peltz自薦進入董事局,並取得其他基金投資者Yacktman Asset Management及CalSTRS支持。

擁有179年歷史、市值達2400億美元的FMCG消費用品龍頭企業,自有其輝煌歷史。1980年,現任CEO David Taylor大學畢業即加入P&G,是全球超級品牌的黃金歲月,Crest牙膏、Pampers紙尿片、 Tide洗衣粉等,都晉身10億美元銷售榜。那亦是電視的光輝年代,美國人每星期打開電視觀看肥皂劇Dallas,P&G廣告部只須找4A廣告公司拍攝製作,在Dallas時段播放,產品隨即全國聞名,銷售急升。

1980年《上海灘》在香港播出,周潤發及趙雅芝紅遍全港,「浪奔浪流」人人會唱,無綫電視之廣告收入豬籠入水,廣告商亦不問價購入廣告時段,因為賣電視廣告等於名牌,名牌產品自然熱賣。那是P&G業務全球急速發展的年代,乘着順風,自然破浪,公司業績急漲,員工年年加薪兼領巨額花紅;股價急升, 股息大增,股東員工互相讚賞,皆大歡喜的年代。

被批反應遲鈍

2000年之科網熱潮,群眾沉醉炒股票,到泡沫爆破,狂罵互聯網是騙局。跟着Google出現,百科全書消失;YouTube誕生,電視台廣告收視急跌;iPhone改變世界,溝通資訊無時限及疆界;Facebook面世,人人當成導演及記者。土炮式本地小型品牌產品興起,超級國際品牌魅力不再,賣電視廣告成了「老餅」浪費資源。P&G風光不再,過去3年銷售額更下跌。

Dollar Shave Club在2011年創立,以1美元在網上賣刀片,衝着P&G的Gillette而來,P&G未能成功應戰,Dollar Shave Club成了網上剃刀銷售一哥, 並在2016年被另一FMCG龍頭Unilever以10億美元收購。P&G被批評反應慢,過分保守。

恐龍體型之P&G要度過轉變,已經厲行改革及瘦身,將170個品牌大減至65個,員工人數減少35000人。

但一眾股東老闆沒興趣了解管理層之努力,只知道P&G股價跑輸三間同業,包括Estee Lauder、 Clorox及Unilever。Estee Lauder的CEO Fabrizio Freda曾在P&G任職20年,是P&G小食、健康及美容產品主管,2009年上任Estee Lauder後,股價由16美元升至現在109美元;Clorox CEO Benno Dorer曾任職P&G市場部14年,2014年加入Clorox後,股價由97美元升至現時130美元;Unilever CEO Paul Polman曾任職P&G長達27年,2009年加入Unilever時股價20美元,今天59美元。

投資者股東不滿,可以理解,Peltz願意走入熱廚房改革,自然支持。面對反對派要求入董事會,現任董事及CEO Taylor當然反抗,P&G在1891年上市, 一向奉行員工共享成果之股權計劃,所以P&G擁有大量基層員工「保皇黨股東」。

「保皇黨」險勝

Peltz入局成了政治事件,以Peltz為首的「投資者股東」以Vote for White為口號尋求支持;以Taylor為首的「保皇黨股東」以Vote for Blue為口號尋求支持。雙方以YouTube影片、電郵、電話宣傳及游說各股東支持,花費近6000萬美元。

最終「保皇黨」Vote for Blue以少數險勝,Peltz未能入局。Peltz未能入局是小事,百年名牌之恐龍級企業如何在急變世界中保持競爭力,再創奇蹟,才是重要。要是「交不出數」,「保皇黨」就隨時倒戈。

 

(編者按:陳振康最新著作《生涯規劃 Super上流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