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11日

阿梅 財經DNA

變身科技股

我小時候曾在一家跨國的併購顧問公司當過暑期工。我記得上班第一天,就要跟老外上司出外見客。他對客人解釋說公司擁有一套獨家研發的數據庫及分析系統,儲存了大量世界各地公司聯繫人的資料,並能夠自動分析有關數據,從而快速及有效地為項目找出合適的買家。

回到公司,老外上司馬上叫我去幫他弄一個潛在買家的清單出來,好讓為下次會面做好準備。我儍乎乎的問:「公司那套系統我還沒有用過,不知道懂不懂用呢?」老外上司對着我微微笑說:「Just google」吓?google?原來開會時吹說得天花亂墜的無敵系統,就是自己上網用google search,然後cold call到人家的公司去問。從那次初出茅廬的經驗,我便明白到很多人口中的獨門絕學,其實是什麼的一回事了。

員工扮機械人更划算

我近期聽說有一家公司,為了沾上新科技公司的光環,向外界吹噓公司自我研發了一個AI的客服系統。結果,公司幾百名員工要扮成機械人去回答客戶提問。AI本來是機械學習人類,現在卻是人類扮成機械。老闆的說法是,「我聘請幾百個廉價勞工,比起花錢去研發電腦系統,隨時仲划算囉!」當然,市場上種種荒唐行為,一切都源於估值。

現時所謂的科技公司動不動都能trade上幾十倍甚至過百倍P⁄E,難怪不少上市公司都要向「科技」靠攏。有數據就說成是大數據公司,有機器就說自己是搞AI。換個潮的公司名,高層改穿淨色t-shirt上班,再與一間科技公司簽署似是而非的合作協議,實屬變身科技股的指定動作吧。就像《蒙面歌王》一樣,帶上面罩,連巫啟賢都認不出李克勤。

隨着眾安保險(06060)熱爆,可以預期將有更多「科技」公司襲港。可惜的是,香港股市裏真正搞科技的公司沒有幾家。HKTV或許是僅有少數本地薑可稱得上是真心搞新經濟的公司。又講HKTV?借偉大毛主席的話,好的股票點子,當然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啦!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