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8日

陳振康 上流力世界

改變世界需要儍瓜

「BMW用我的相片嚇其行政人員,逼他們認真對待電動車。我並非說笑,我視這為背後的稱讚。」Tesla CEO 馬斯克(Elon Musk)向傳媒說。

今天談起電動車,大眾會想起Tesla及Elon Musk,大膽創新新科技。事實上電動車是老掉大牙的發明。早於1828年匈牙利人Anyos Jedlik已發明出首部電動車,首部產品當然只是發明家玩具,沒有實際商用價值及用途。到了1867年,奧地利發明家Franz Kravog將其產品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展出,最終亦只淪為花瓶。

遠古歷史不用說,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於1996年已出產GM EV1推出市場,但論將電動車推進大眾市場,德國寶馬汽車(BMW)才是先驅。BMW於1972年製造1602 Electric在慕尼黑奧運會使用,最高速度每小時62英哩,起步加速由0至31英哩需時8秒,電池重800磅。

1991年,BMW E1正式推出市場,跟着是325 Electric,最高時速93英哩,起步至31英哩需時6秒,最重要的電池問題仍未解決,只可當作「玩具」。2008年BMW旗下小型汽車品牌MINI面世,最高時速94英哩,電池可使用155英哩,是具實用價值的電動車。2010年有Active E,2012年超型跑車i8在紐約推出。

Tesla與BMW雙雄爭霸

Tesla Inc. 2003年7月由Martin Eberhard及Marc Tarpenning成立。2004年馬斯克為Tesla集資series A 750萬美元,他自身投入大部分資金,成為大股東及主席,上任後繼續「班水」。至2009年1月,馬斯克已籌得1.8億美元,投資者包括Google創辦人布林(Sergey Brin)及佩奇(Larry Page),當時Tesla只在市場售出147部汽車。2010年6月Tesla在納斯特上市,集資2.25億美元。2016年,BMW售出2.5萬部i3全電動車,Tesla售出7.6萬部。

至於BMW,於1916年創立,屬德國國寶級百年企業。馬斯克則於1971年出生,46歲。BMW開發電動車,工程機械部門會列出999個未能解決的技術困難;法律部會指出電動車未有先例可參考,「出事時」要承擔不能預算的巨額賠償;財務部會計算投資以億元為單位,回本卻無期;投資者關係總監會警告CEO及董事局電動車虧損會影響公司業績及派息, 打擊股價,引致股東不滿,最嚴重時可能召開股東大會罷免所有董事。

傾盡財產豪賭一鋪

馬斯克只有一個信念,石油資源有限,汽油汽車不環保引致全球暖化,電動車必定取代傳統汽油車,他要當先驅者,必定成功。他將自身財產也注入Tesla豪賭,更運用其個人魅力為Tesla集資。電動車最困難的技術是解決充電電池問題,Tesla自行研發Powerwall及Powerpack電池及充電配備。2016年,馬斯克成功游說Tesla股東們收購他另一間「夢想公司」Solarcity,成為Tesla全資子公司。

Solarcity業務是製造家居及商用太陽能板,馬斯克向Tesla股東「賣夢」時說:「有一天,一個家庭安裝了Solarcity的太陽能板,可自行發電,亦安裝了Powerwall為Tesla電動車充電。不用再依賴石油,全球暖化消失,不用再付電費油費為……世界變得更美好。」

馬斯克是狂人,腦中沒有風險管理,認為只有自己的成功信念,加上資本市場有「儍瓜」一起「儍鬥儍」,改變世界,需要儍瓜。

 

(編者按:陳振康最新著作《生涯規劃 Super上流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