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17日

Mike Dolan 財經路向

歐羅硬淨之謎

零利率、政治風險,加上不確定的未來……儘管如此,歐羅泰然自若,或許還能從鄰國獲得些許幫助。自美國去年11月大選後美元飆漲以來,歐羅兌美元上下波幅不到2%,甚至歐羅兌美元3個月隱含波動率也一直低於10%,還不到2011年歐債危機高峰時期數值的一半;再說,3個月期歐羅風險逆轉指標傾向歐羅賣權的溢價,在1月至2月期間有所上升,但在最近3周也逆轉至2016年底的水平。

經常賬強勁 兩央行搶買

到底是什麼在如此有力地支撐歐羅呢?

最根本的解釋就是過去5年來歐羅區的經常賬盈餘不斷增加,最新資料顯示,月度經常賬盈餘超過300億歐羅,相比2011年經濟動能熄火時外部賬戶僅勉強打平,如今的盈餘形成一股日均10億歐羅的天然支撐力量。歐羅區進口需求相對較弱,而德國出口強勁,可部分解釋經常賬盈餘。歐羅滙率走勢平穩,顯示歐羅區任何基於政治或利率理由的資本外流,都未曾超過經常賬盈餘帶來的資本流入。

海外大型債券投資者並未一口氣撤離,而是在歐羅區內轉換持倉。報告顯示日本投資者近數月賣出法國國債,但買入德國國債的數量是賣出法國國債的兩倍。此外,瑞士及捷克央行持續扮演着歐羅大買家的角色,是限制資金外流的另一道利器。合計起來,瑞士及捷克央行平均每月買進近130億歐羅,其中約有半數存入歐羅區債券市場,這很大程度地抵消了區內資本外流。

資本外逃可能終將削弱歐羅,但顯然外逃的資金規模要夠大,才會對滙率造成持久的影響。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