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1日

陳羨明 市場觀點

險資大舉掃貨 博弈格局有變

市場震盪上行趨勢仍將延續,核心因素是經濟企穩和增量資金流入機會增加。金融槓桿壓縮與長線配置風險偏好的提升並不矛盾。在企業盈利出現顯著改善勢頭或者金融監管明顯放鬆前,預期出現大牛市為時尚早。「深港通」落地有利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但並非決定走勢的核心變數。

IPO提速、12月大小非解禁額度較大及美國聯儲局加息等,使A股正面對諸多的擾動。

長線資金不容忽視

上周,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1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貨幣淨回籠。總體來看,短期利率繼續維持上漲趨勢,SHIBOR連續12個交易日上漲;中長期利率則下降,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2.87%,較前一周下跌2.5個基點,資金面緊張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2016年政策和市場的焦點是去產能和去庫存,相關的出台到近期四大行陸續將成立專責債轉股的資管子公司,均表明債轉股正在加速推進,繞不開的去槓桿將回歸政策焦點。人行於11月8日發布2016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罕有地7次提到「泡沫」,這表明人行在面臨高房價等「泡沫資產」的大環境下,貨幣資產將繼續維持緊平衡狀態。短期內去槓桿加上目前正受制美國加息、滙率下行等影響,貨幣政策穩健格局不會改變。

今年以來,宏觀環境並不穩定,當市場在糾結宏觀領先指標下行和中觀資料向好的背離,企業盈利回升是否持續,或者流動性是否邊際收緊的時候,上周險資舉牌(持股逾5%須披露)成為市場關注的絕對焦點,先有安邦保險舉牌中國建築,後有陽光產險舉牌吉林敖東。

長線的配置型資金包括產業資本、社保、養老金、險資等,其中險資偏好的藍籌成為場內資金重點博弈的對象。另一方面,近期以增長板塊為代表的創業板指數表現較弱,這與場內資金對險資偏好的博弈有關。在10月國慶期間,房地產調控後,資金配置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代表A股藍籌的上證指數仍然上漲。

估值未具吸引力

當前上證指數的估值已經上升至16.5倍,創業板為46.3倍。創業板和主板的估值差異收窄,市場整體的內在結構有明顯改善。整體估值水平在史上處於中等位置,中小板和中證500的估值仍顯著偏貴。目前整體估值水平並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

我們預計,年底前險資入市的節奏有望繼續維持,主板估值的抬升將使得明年股票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呈現下降的趨勢,因此,建議關注低估值、高股本回報及高分紅的藍籌。此外,根據我們早前的推薦,繼續關注財政發力和基建補短板雙輪驅動的城市軌交和PPP等。國企改革尤其是混改的進程,重點關注中國聯通等標的。

深港通引資有限

「深港通」難以對市場總體構成催化,但「深股通」資金與A股熱點板塊的共振值得關注。參考「滬港通」,主流資金的投向仍然集中在非銀、銀行等低估值高股息的績優藍籌,以及食品飲料,尤其是白酒、軍工等港股稀缺品種上,我們預計,這一特徵將繼續在「深港通」中延續。

作者為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