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
11月26日,周四,感恩節。作為美股投資者,老畢最不喜歡的假期,就是感恩節。正日休市,翌日只開半天,頭尾合計,一周只有3.5個交易日。買賣兩閒唔在講,手上一些正在叫糊、節前差些少到價卻未能食出的期權倉位,隔了一個假日而復市只開半天,夜長夢多,難免矣。
期權貴在速戰速決,拖得兩拖,整個部署可能就此給打亂。不過,話得說回頭,美國人重視感恩節甚於聖誕,佳節當前股市照開,為造就閣下食糊妨礙別人一家大小共聚天倫,太沒道理了吧?
一千零一日
Thanksgiving,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起火雞,老畢卻無懼大時大節掃興,烏鴉口講黑天鵝。最近看了不少展望2016年市場前景的文章,論者愛把所有潛在風險或危機都說成「黑天鵝」。沿此路進,中國陷入通縮、美股調整一成、IS再次發動恐襲,無一不是黑天鵝。真的那麼多「黑天鵝」,還怕它什麼來着?
看了那麼多似是而非的「黑天鵝」,終於在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發現一篇既應景又令人滿意的評論。作者Myles Udland引用的例子——感恩節火雞的一千零一日——取自塔利布(Nassim Taleb)2007出版的《黑天鵝》(The Black Swan)原著。
書中的火雞,每日給主人餵飼,不愁吃喝合共一千零一天。久而久之,火雞對人類的「善心」習以為常,「幸福」(well-being)感覺與日俱增,從未想過主人其實別有用心。一天一天過去,某年感恩節前夕的星期三下午,人類終於露出「醜惡」面目,連提帶秤把火雞送進廚房。到了這個關口,火雞再蠢也知道主人千日以來「大發善心」所為何事。不幸的是,火雞恍然大悟的一刻,離成為感恩節桌上大餐就只那麼一天半日了。
塔利布要說的,實為根據過去情境預測未來,後果可以很嚴重。《黑天鵝》書中那隻自以為「幸福」的火雞,一天到晚只管大吃大喝,對主人終有一天宰了牠全無戒心。在火雞感到最溫暖最安全的一刻,牠面對的殺機(風險)正正就是最高。
集體智慧
每次談及黑天鵝,我總會不期然地想起賽馬。任何人都可以從往績、馬匹狀態、場地性能等「客觀標準」判斷賽駒的勝算。賠率所反映的,正正就是投注人的集體智慧。實際賽果既可跟馬迷的集體智慧配合得「天衣無縫」,亦可荒腔走板石破天驚。
老畢曾在這裏說過,我心目中不折不扣的馬場黑天鵝,乃1999年香港打吡。該賽冠亞軍皆為99倍大冷門(本報「文人經略」欄主何文俊曾撰文回應在下,馬匹名稱沿途走位如數家珍,我可記不得那麼清楚),任何「客觀標準」俱無用武之地,正好應了塔利布所說,過去經驗輕則沒用或錯誤,重則「致命地誤導」。
回說那場打吡,賽果固然測無可測,更「黑天鵝」的是,四歲馬平磅爭標,按照以往經驗,賽驅既無年齡上的分野,亦無負重上的消長,優勢劣敗天經地義。
事實恰好相反,被捧成熱門的全軍盡墨,所有人認定只有陪跑份兒的兩隻大冷,卻神奇地一Q過凱旋門。這樣的結果,如何解釋?
剛過去的周末,有「雷神」之稱、在港戰績無人能及的外籍騎師莫雷拉,策騎本港有史以來能力最高的「世紀靚馬」步步友,這樣的黃金組合,全人類都認為必勝無疑,結果步步友只跑第三,眼鏡碎了一地。那又是否「合理」?
想輸都難?
所謂的黑天鵝,也許並非真的不可預測,而是當全世界皆根據過去經驗、知識、印象,得出步步友「想輸都難」的結論,從而給牠1.4倍的獨贏賠率。黑天鵝不在賽果本身,而在馬迷判斷該駒取勝機率時不自覺地墮入了的「火雞心態」。
下次有人係又黑天鵝,唔係又黑天鵝,別忘了請他吃火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軍改方案出台 有望打破悶局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