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9月23日,周三。本報逢周末登場的專欄「財經Coffee」,9月19日建議投資者跟狼學炒股,從蒙古狼群獵殺黃羊表現出來的驚人忍耐力,學習多想少做等待時機,以提高每次出擊的勝算。作者陸永手上的藍本,是老畢早前也看過的內地電影《狼圖騰》。
文內有這樣的一段話︰「狼群忍着長久以來的飢餓,等待獵捕的最佳機遇,等黃羊群吃得太飽,跑不動的時候,狼群就要下手了。狼群不僅能為圍捕黃羊群等待數月,還能為狩獵一動不動幾十個小時。畢利格阿爸(蒙古族元老)教導陳陣(文革時期下放到內蒙的北京知青)︰『成吉思汗為什麼能帶着那麼少的兵,就打敗世界上的千軍萬馬?他從你眼前的這些狼學會了打仗的秘訣。』」
小不忍則亂大謀
老畢原封不動地錄下這段話(只為人物身份加註),只有一個原因︰畢利格非但點醒了對狼群和狼性充滿疑惑、敬畏和好奇的陳陣,老阿爸的一字一句,也深深植入了在下腦海;戲以外,我還買來原著一讀。
電影無疑忠於原著,但影像敍事有其極限,一些微妙而重要的細節,電影畢竟鞭長莫及。那並非導演之過,怪只怪影像世界與文字天地始終隔着一道難以跨越的牆。
在戲裏頭,我們看到狼的舌頭不斷上下移動,巴不得馬上衝進羊群飽餐一頓,惟小不忍則亂大謀,狼群忍着滿肚飢火,靜心等候黃羊吃得太飽跑不動的時候方大開殺戒,這是電影對書中此節的「終極描述」。然而,在原著裏,狼的忍耐力遠超「羊群吃得太飽跑不動」,牠們一直等到獵物倦極入眠,才在狼王一聲令下殺入羊群。
須知道,處於食物鏈下層的動物,生命時刻受到威脅,為求活得一天得一天,警覺性必然極高。若在羊群剛吃飽活動能力受制時急於下手,未必能穩操必勝。等到牠們入睡後行動,一則獵殺對象意識模糊避險能力大減,二則體內積聚大量食水食物有待排泄,即使在存亡一刻及時驚醒全力逃生,亦大有可能因動作太劇烈而出現膀胱爆裂等現象。狼群在這個關口發難,黃羊哪裏還有活命的份兒?
成吉思汗的奧秘
為確保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一眾「狼兄」的忍耐力竟可去到這等程度,即便最出神入化舉重若輕的導演,試問如何透過鏡頭表達「膀胱爆裂」等生理現象?成吉思汗若真如蒙古智者所言,從狼身上學會打仗秘訣,這個族群許多世紀前以少勝多征服世界,也就不那麼無法想像了。
對投資/投機者而言,狼群圍捕獵物的「出擊策略」,最重要的啟示莫過於百忍成金、不打無把握的仗,每次出手,都要不勝無歸。然而,在財演搵嘢嚟講、股民搵嘢嚟做的市場生態下,有多少人能戒掉惡習,像狼那樣,為求必勝等多過做?除了超凡的忍耐力,在操作上嚴守規律,如狼一般服從指令如臂使指,亦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尋常散戶兩者皆缺,既乏耐性又欠紀律,如何贏到最後?
狼性兇狠,聯想到市場,直覺上跟屍橫遍野的大跌市較「匹配」。可是,跟狼學炒股,好淡並不重要,關鍵乃在勝算最高一刻押注,時辰未到,餓着肚子也得按兵不動。
過去兩月,港股美股俱只見波動不見方向,不論升跌,能維持兩個交易日已算不錯。假如我是一頭蒙古狼,絕對不會選擇在這種飄忽不定的市況下出擊。
人心虛怯卻又牛熊難辨,一些人為加強市況「能見度」而求證歷史,以諸如1929年華爾街股災與今天股市走勢作拼圖比較,藉此告誡蒼生。
或再試「閃跌」低位
此舉值得尊重,惟時移世易,這樣做對展望後市是否大有幫助,老畢答不上口。不過,美國又鬧「政府關門」(government shutdown)危機,兩黨因在個別議題上互不相讓,可能無法於9月30日限期前順利通過預算案,論嚴重性雖不如2011年美國因債務上限風波遭標普下調信貸評級,但市場尚未反映相關風險,加上個股齊升齊跌現象普遍,參考2011年,美股喘穩前,也許要再試8月24日「閃跌」當天低位。
標普500指數2000點大關尚未收復,美股三大指數仍在50天和200天線以下掙扎,耐性驚人的蒙古狼,怎會浪費彈藥胡亂出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加息「搬龍門」 環球股市難脫困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