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3日

EJ GLOBAL plus 遠遠落後

美AI峰會大龍鳳 意見紛紜乏共識

美國國會上周舉行閉門AI峰會,召集科企領袖各抒己見,白宮7月時亦推出自願操守守則,但這些全是「大龍鳳」,僅為向公眾展示議員和政府關注AI風險。AI在美國牽涉眾多利益的界別,各界別均提出不同意見,美國的AI監管細節遠遠未成形,立法進程在主要經濟體中屬較落後一批。

主持峰會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聲稱,在場科企領袖都贊成政府應介入監管AI,惟《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凱斯勒(Andy Kessler)潑冷水說,獲邀出席的還有工會領袖、荷里活編劇工會代表等利益受威脅界別,科企老闆看到這場面,自然表態支持監管AI,以免遭秋後算賬。

專家估數年內難成事

《紐約時報》上月底訪問一些專家,他們指出美國在監管新科技上一向緩慢,鐵路面世約60年才開始規管車票價格,汽車出現70年後方制定相關安全法例,故美國不大可能數年內便有完整的AI法規。最根本的障礙在於,議員要先懂得AI,才能立法監管,惟這需要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參議員紛紛搞論壇和聽證會討論AI,然而各有各搞,未見積極整合眾人的看法。監管機關也參一腳,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研究AI會否涉及市場壟斷問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也進行討論,因為藥物及醫療器材應用到AI。

美國是全球最多AI開發商和科技巨企的國家,可以想像在規管AI上會較為寬鬆,至於會多寬鬆、應否有單一法例和機構處理,以及立法進度快慢,目前仍毫無頭緒。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