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日
日本近年太空任務接連遇挫,8月28日搭載月球探測器「SLIM」的「H2A」火箭便因為強風而第三度未能按計劃升空,不單成為第五個登月國家的美夢又要延遲,日本的太空計劃也遭受打擊。
論最大挫敗,當數日本下一代火箭「H3」計劃。日本原定今年2月首度發射,但由於系統故障要押後,3月發射時卻出現第二級引擎異常問題,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向這支火箭下達自毀命令。
發射昂貴 欠競爭力
日本當前太空研發一大目標是輕型化和減低成本。JAXA跟三菱重工聯合開發的H2A火箭十分可靠,惟每次發射成本達100億日圓,按當前滙率計算,折合約5.4億港元,較SpaceX的5.2億港元還要貴,在國際衞星發射市場可說是毫無競爭力。H2A最遲2025年3月退役,若屆時H3仍未投入服務,日本探索月球、火星等太空計劃均會受阻。
另外,日本一些太空科企也出師不利。今年4月,初創企業ispace的「白兔-R」任務1號登月艙,飛行4個半月後展開登月,卻於登陸前墜毀。JAXA與民企共同研發的小型固體燃料火箭「艾普斯龍」(Epsilon),去年10月升空後出現異常被迫自爆,未能把衞星送上軌道,今年7月試飛一款改良型號時引擎又發生爆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與27國合作 冀再度載人登月 |
上一篇: | 中國計劃周全 勘察逐年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