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日

EJ GLOBAL plus 循序漸進

中國計劃周全 勘察逐年擴大

中國的太空技術遠遠不及美國,但勝在有全盤計劃,按部就班執行,不像美國之前般因為政壇缺乏興趣而削減預算,近年驚覺中國正在追上才重新經營太空探索。

中國未來在太空競賽的一大籌碼是太空站。目前各國主要使用美國的國際太空站(ISS),惟ISS預定2030年底退役。中國的天宮太空站今年完成建設,跟ISS一樣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美國傾向把下一代太空站外判給私人公司興建,卻未有明確交接時間表,一旦趕不及於廢棄ISS前建成,天宮便會成為唯一的太空站。鑑於美國拒讓中國派太空人到ISS,加上目前兩國關係緊張,未來若想派員進駐天宮相信有一定困難,勢妨礙其太空任務及實驗。

2035前月表建科研站

另一方面,中國正跟俄羅斯合作建立月球國際科研站(ILRS),「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探測器分別預定2026年和2028年發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在月球表面建立科研站,目標2035年前使用。

中國近年探月成就斐然,「嫦娥四號」2019年在月球馮.卡門環形山着陸,是人類探測器首次造訪月球背面;「嫦娥五號」翌年從月球帶回樣本;「嫦娥六號」預訂2025年升空,從月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挑戰登陸南極;「嫦娥八號」試驗原地利用月球原料;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

除了月球,「祝融號」火星車2021年登陸火星,同年中國首顆探測太陽的衞星「羲和號」成功發射,中國版GPS北斗衞星導航系統2020年全面開通。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