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9日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殺手級藥物湧現 健康長壽起革命

過去一年阿茲海默症和癡肥都湧現一批堪稱「殺手級」的新藥物,顯示醫藥界對一些長期困擾我們的不治之症已找到有效治療方法,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預期,全球人均壽命未來20年將再大幅提升,人類老年生活質素顯著改善,一場醫療革命正在發生。

瑞士再保今年5月就人類壽命問題發表報告,指出全球人均壽命在二十世紀後期大幅上升,目前預期壽命超過70歲,遠勝上世紀五十年代的55歲。轉捩點是九十年代的膽固醇藥革命,藥廠開發出他汀類藥物,例如輝瑞(Pfizer)的膽固清(Lipitor)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冠脂妥(Crestor),膽固清一年銷售額曾高達130億美元,是史上最暢銷的藥物,製藥商大賺之餘,也令心臟病和血管相關疾病致死的個案大跌,是我們得以長壽的功臣。

近年富裕國人均壽命停滯

踏入2010年後,全球人均壽命的提升明顯放緩,富裕國家停滯不前,當中以美國最惡劣,平均預期壽命2007年首度升越78歲後,一直未能突破79大關,而大部分已發展國家早就超越80歲,新冠疫情更令美國人均壽命在2021年回落至77歲。瑞士再保解釋,部分原因是癡肥相關的疾病在拖後腿,以及愈來愈多人患了腦神經退化引起認知障礙的阿茲海默症,如果想再提高預期壽命,解決阿茲海默症、其他腦退化症及長者普遍病症將是關鍵。

今年美國批准首隻可減緩阿茲海默症的藥物Lecanemab,加上被視為至今最有效減肥藥面世,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劃時代改變。

在此之前的十多年,癌症治療是醫學界最大亮點,也是瑞士再保樂觀預測人類壽命可再大升的原因。癌症每年殺死全球約1000萬人,佔整體死亡個案的六分之一。在二三十年前,如果確診癌症,猶如被判死刑,但隨着科學家對癌細胞有更多認識後,發展出各類治療方法,標靶藥逐漸取代副作用較嚴重的傳統化療,免疫治療開始較多人談論,近兩三年又冒起俗稱「生物導彈」的癌症藥「抗體藥物結合體」(ADC),讓病人得以嘗試不同治療方式,增加存活機會。醫學界的思維也轉變了,以往強調徹底鏟除癌細胞,現在會考慮只抑制癌症的影響,把癌症變成病人仍能大致維持正常生活的長期病。

生活習慣醫療制度須配合

人類對付癌症的秘密武器信使核糖核酸(mRNA)如箭在弦。這項技術在新冠疫苗大發神威,其實BioNTech、Moderna等生物科技公司原本研究mRNA抗癌藥,新冠疫情讓它們有機會賺取充裕資金用作研發,也令外界終於相信mRNA的效用,當有關藥物正式使用,相信癌症死亡率有望進一步下降。

事實上,大量新藥湧現並非偶然,這關乎整體科技水平提升,例如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出現,以至近月大熱的人工智能(AI)應用,均有助增加藥物研發效率。

不過,身體健康不能只靠藥物,瑞士再保在報告中提醒人們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政府則要改善醫療制度,確保窮人也獲得醫療照顧,這樣才能活得更長命,活得更健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