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
在今次LK-99事件中,有一個令人奇怪的地方,就是同一團隊在兩個多小時內公開了兩篇論文的預印本,讓科學界即時聯想到團隊可能出現內訌,猜測有人為爭奪諾貝爾獎,未完成內部論證便搶閘發布論文。
第一篇文章由Young-Wan Kwon(權英完,音譯)上載至arXiv,署名依次為Sukbae Lee(李石培,音譯)、Ji-Hoon Kim(金智勳,音譯)和權英完,題目是「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第二篇文章由Hyuntak Kim(金賢德,音譯)上載,撰文者依次為李石培、金智勳、金賢德等6人,但不包括權英完,題目是「超導體Pb10−xCux(PO4)6O在室溫及大氣氣壓下展示懸浮及其機制」。
權英完被指擅自刊布
最先發布的文章只有3人署名,令人想到諾貝爾獎同一屆只可以由3個人分享。當某一領域的研究成熟到足以獲獎時,諾貝爾評審會頒給最先發表研究成果的人。比較之下,第一篇文章的標題較吸引,文末更寫明最新發現「將成為開啟人類新時代的嶄新歷史事件」這類浮誇字眼,可見公開首篇文章的人很想成名。
LK-99外觀灰黑色,主要把黃鉛礦(Lanarkite)及硫化銅(Copper Phosphide)混合而成,名字中的L和K是李石培和金智勳的姓氏,99則指於1999年創出,兩人上世紀九十年代跟隨物理學教授Choi Dong-sik,嘗試證實其超導體理論。Choi離世後,李石培和金智勳成立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繼續LK-99的研究。李石培事後指摘權英完未經同僚同意便發布文章,並說對方4個月前已離開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理論探索百年 距離應用還遠 |
上一篇: | LK-99爭奪超導「聖杯」 網民炒熱學術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