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
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一些城市開始委任「酷熱專員」(Chief Heat Officer, CHO)處理。美國邁阿密在2021年5月委任全球首名CHO,協調各市政府機關和民間組織,統籌「酷熱政策」。
在歐洲,希臘雅典也在2021年委任Eleni Myrivili擔任該市首名酷熱專員,她現時已在聯合國負責對抗酷熱的工作。Myrivili在雅典任職時指出,可從三方面應對高溫,首先是加強認識酷熱為人類帶來什麼危險,除了氣象因素,還加入人們本身健康狀況等考慮,把熱浪分成高、中、低風險;其後是制定指引,教導民眾在出現炎熱天氣時如何應付,減少中暑等風險;最後是加強市內綠化,盡量降低市內溫度。
教民眾防中暑 長遠添綠蔭
邁阿密、鳳凰城、洛杉磯等美國城市也設有酷熱專員,他們今年夏季忙於向公眾宣導預防中暑,加強民眾意識,而且着手長遠政策,包括在市內加設飲水站,把圖書館變成晚間避暑中心,增加植樹,令街上更多綠蔭,並推動住宅等建築物有較佳的抗熱功能,例如爭取社會補助房屋安裝冷氣。
為了應對酷熱,各地將會涉及立法工作,當中最大爭議是高溫停工問題。香港勞工處於5月中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和「工作暑熱警告」,但建造業有否跟隨,以及如何落實,引起不少討論。
全球很多地方都有探討這個問題,西班牙今年決定,氣溫達攝氏40度左右時,禁止室外工作。各國現在需要研究,採用什麼指標來衡量溫度屬於太高,不適宜戶外工作。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