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
加州多雨冀解供水危機
在厄爾尼諾期間,北美洲上空的高速氣流會南移至美國西南和南部,以及加州南部地區,導致當地有較多雨水。加州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年初冬季的積雪較正常多逾一倍,隨着夏季融雪及雪水流向山腳,增加今年水災的風險。然而,這對加州也有好處,過去3年拉尼娜令加州長期乾旱,流經加州、亞利桑那等州份的科羅拉多河水位大降。該河流為4000萬人口提供食水,這幾個州份去年起討論限制供水,厄爾尼諾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非洲南部憂再暴旱現糧荒
根據紀錄,澳洲東部、東南亞、印度和非洲南部將面對酷熱及乾旱天氣,其中非洲南部國家已嚴陣以待,國際組織也關注當地糧食問題。對上一次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期間,非洲南部出現35年來最嚴重旱災,4000萬人缺糧,禍及南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萊索托、伊斯瓦蒂尼(Eswatini)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廣泛地區農業失收,民眾亦無力飼養牲畜,收入大減。
山火頻生 毒霧威脅東南亞
很多地方在厄爾尼諾期間會較炎熱,山火自然增加,令煙霧污染更常發生。加拿大今年春季開始山火連連,大西洋地區以外全部6個省份山火不斷,濃煙經常飄至南部人口稠密的多倫多,甚至更南邊的紐約、芝加哥等美國城市。
東南亞也值得關注,馬來西亞和印尼仍有不少居民刀耕火種,2015年便曾遭煙霧侵襲,雖然各國之後加強防範,加上過去3年拉尼娜時期情況改善,但專家擔心東南亞政府在防山火上鬆懈,今年可能又再煙霧瀰漫。
海水升溫 大量珊瑚恐亡
厄爾尼諾源自海水溫度上升,魚類等海洋生物較人類更受這個現象影響。科學家認為,全球首個珊瑚白化事件於1997年至1998年厄爾尼諾現象期間出現,相信是因為水溫太熱,導致珊瑚吐出細胞內水藻,並失去顏色白化甚至餓死。2015年至2016年厄爾尼諾期間,全球錄得歷來最多珊瑚死亡,當中澳洲大堡礁在2016年死了近30%珊瑚。目前很多珊瑚仍未復元過來,現在又迎來新一波水溫上升,可能再有大量珊瑚死亡。
滋生蚊蟎 更易播疾病
厄爾尼諾令氣溫上升,更易滋生蚊、蟎、蜱等生物,由這些媒介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寨卡、基孔肯雅熱、日本腦災等恐變得流行。巴西2016年面對寨卡瘟疫,跟當時的厄爾尼諾不無關係。
秘魯目前已爆發登革熱,今年有約20萬宗個案,造成逾300人死亡。而部分地方在厄爾尼諾下出現水災,破壞污水設施,霍亂、傷寒、甲型肝炎、腸胃炎等由水傳播的疾病也會增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農作物勢失收 推高全球通脹 |
上一篇: | 超強厄爾尼諾疊加暖化 北半球火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