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9日

人氣我寫

惹火言論終燒身 霍士王牌遭炒魷
名嘴卡爾森擅弄民粹 保守派寵兒

美國傳媒名嘴卡爾森(Tucker Carlson)離開霍士新聞(Fox News),震驚美國新聞界。保守派的卡爾森自2009年加入霍士新聞,主張反對移民、墮胎和收緊槍械管制,雖然言論屢惹爭議,但他言詞犀利,加上敢言作風,深得保守派觀眾歡迎,其主持的節目Tucker Carlson Tonight平均每晚吸引逾340萬觀眾收看。外界除了留意卡爾森的去向,亦關注霍士新聞頓失王牌主持,收視率和業務將受到多大影響。

現年53歲的卡爾森出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一個富裕家庭,父親迪克(Dick Carlson)生前曾經任職記者,先後在美國之音(VOA)及美國公共廣播公司(CPB)出任高層。卡爾森學業成績平平,但性格正直敢言,勇於就政治議題和校內事務發表意見,在高中時期曾經加入辯論隊。他其後入讀康涅狄格州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修讀歷史,畢業後曾經申請加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工作,但未獲取錄。

在父親鼓勵之下,卡爾森投身傳媒行業,第一份全職工作是在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旗下學術期刊《政策評論》(Policy Review)擔任編輯。

卡爾森隨後分別為保守派雜誌《標準周刊》(Weekly Standard)、《君子雜誌》(Esquire)及《紐約時報雜誌》等多家紙媒撰搞,逐漸在傳媒業內累積人脈和名氣。

曾與卡爾森共事的編輯形容,卡爾森具備出色的文筆和新聞觸覺,能夠寫出精煉的雜誌散文,代表作是於2003年11月在《君子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記錄自己與黑人民權領袖夏普頓(Al Sharpton)一同走訪剛經歷內戰的西非國家利比里亞,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期間所見所聞和感受,作品獲提名競逐美國國家雜誌獎。

卡爾森於2000年加入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擔任新聞節目主播,是他首次出任幕前崗位。他多年後解釋,考慮到當時要養妻育兒,惟紙媒記者的薪酬微薄,難以應付家庭開支,因此改為從事電視新聞主播以賺取更高薪金。

被批撕裂社會 與CNN分手

在CNN任職期間,卡爾森為時事辯論節目《交火》(Crossfire)擔任主持,與立場相反的主持及嘉賓就時事議題激辯。他當時已高調反對移民和墮胎,並把911恐襲事件歸咎於美國邊境政策過於寬鬆,導致恐怖分子有機可乘,敦促政府收緊移民政策。電視名嘴斯圖爾特(Jon Stewart)於2004年10月以嘉賓身份亮相該節目,狠批卡爾森的觀點偏頗,更直言該節目毫無建設性,淪為民主共和兩黨作政治表述的平台,無助促進社會討論,反而進一步加劇社會撕裂。事件導致CNN停播該節目,同時與卡爾森結束賓主關係。

金牌節目每晚340萬人收看

卡爾森之後一度任職電視新聞頻道MSNBC,但其主持的節目因收視率長期低迷而被取消。他於2009年跳槽到霍士新聞任職撰稿員,不時以嘉賓身份主持各類節目,由2016年11月起主持自己的政論節目Tucker Carlson Tonight

自從擁有這個黃金時段節目之後,卡爾森變本加厲地發表仇外言論,例如形容南部邊境非法移民的到來是「入侵」行動,又批評移民將會令美國更加貧窮和骯髒,更多次提出「大取代」陰謀論,指民主黨人意圖引入更多非裔和拉丁裔移民,以扭轉美國政治由白人主導的局面。得州埃爾帕索市(El Paso)於2019年8月發生造成23死的嚴重槍擊案,即使涉案槍手事後被揭發信奉白人至上主義後,卡爾森依然堅稱這類種族主義思想沒有任何問題,反指民主黨人對此加以炒作來換取選票。

在新冠疫情期間,卡爾森曾經質疑新冠疫苗和封城措施的效用,並在毫無證據之下指控前白宮首席醫學顧問福西(Anthony Fauci)有份創造新冠病毒。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卡爾森又指控選舉存在舞弊,結果霍士新聞被投票系統公司Dominion控訴誹謗。

外界認為,卡爾森近年意識到美國國內民粹主義興起,為增加收視率,不惜散播仇外言論和各種陰謀論,這種做法令其節目獲得大批保守派觀眾支持。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統計顯示,Tucker Carlson Tonight今年3月平均每晚有340萬人收看,是霍士新聞的招牌節目。

霍士新聞極右觀眾勢流走

霍士新聞上周把卡爾森開除,震驚美國傳媒業界,盛傳原因是誹謗案和性別歧視指控。外界除了關注卡爾森今後何去何從之外,焦點亦放在霍士新聞失去星級主持後,收視率和業務會受到多大影響。

有分析指出,卡爾森的離開將令霍士新聞失去大批極右派觀眾的支持,收視可能流向其競爭對手,例如Newsmax;也有意見認為,卡爾森任職期間屢次發表爭議言論,導致多家企業停止在霍士新聞投放廣告,在他離職後,可能會吸引廣告商重新與霍士新聞合作。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