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9日
聯合國人口基金(UNPF)4月發布年度人口報告,焦點落在印度今年將成全球人口最大國。然而,報告其實花了很大篇幅指出,當前關於人口問題的討論太集中於人口多寡及生育率高低,惟人口政策應改為從「人口韌性」(demographic resilience)着手,更着重盡早規劃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而非只在散布恐懼。
政策關鍵 改善生活質素
人口數量及組成(例如年齡、性別等)確實會對社會長遠發展有影響,世界近年同時出現人口過多和人口過少的擔憂,一些人擔心,世界人口已超過80億,資源耗用將超越地球負荷,但不少國家憂慮國內出生率和人口放緩甚至減少,削弱勞動力,不利經濟競爭力。
不過,UNPF在報告中強調,根據上述想法而延伸出來的政策通常危害女性權益,政府希望控制到每名女性生育多少嬰孩,把問題歸咎於某些生活模式。惟與其改變生育率高低,政策更應以協助人們落實性及生育的權利為目標。
UNPF認為,人口過多或過低都是言過其實。重溫以往廣泛地區人口大跌的歷史,通常涉及瘟疫或戰禍,導致人類大規模死亡,但現時不少地方人口增長放緩或下降是由生育率下降及人口移出所造成,背後反映科學昌明,世界大致和平,若果不涉及突然大量人口身亡,人口升跌是中性現象,既不是好,也不是壞。
人口韌性是指社會建立一個可以適應人口變化的系統,需要準確預測人口長遠走勢,以便及早調整公共服務,盡量減低人口變化的負面影響,同時捉緊人口變化帶來的機會。
人口政策重點並非人口數字,而是能否讓所有人都獲得良好的生活質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惹火言論終燒身 霍士王牌遭炒魷 名嘴卡爾森擅弄民粹 保守派寵兒 |
上一篇: | 內地改革開放模式難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