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中國積極參與中東外交,折射出其銳意塑造新時代的國際格局。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一年半透過3個全球倡議,展示出中國的世界觀,如果認為這些倡議的內容偏向模糊,那麼調停沙特及伊朗等一連串外交舉動,便為這些倡議提供了實質內涵。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月評論沙伊同意恢復外交關係時說,中國近年表明需要參與創造世界秩序,介入沙伊關係顯示中國已為實現這個目標作出重大舉動。
習近平先從民生及協助發展中國家入手,2021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涉及6點堅持,包括發展優先、以人民為中心、普惠包容、創新驅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行動導向。
反擊「民主對專制」論述
去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習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議」亦觸及外交和軍事秩序。據外交部今年2月發表的概念文件,「全球安全倡議」有6點堅持,包括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爭端;以及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
上月中,習近平提出更廣泛的「全球文明倡議」,4點原則包括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以及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這些倡議涉及兩個特點,一為面向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對美國推崇的民主自由抱懷疑態度;另一為反擊拜登政府「民主對專制」論述,強調即便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放在不同文化,都有不同落實方法。沙伊在北京斡旋下重建關係,標誌着多極世界的來臨。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沙特拚經濟與華走近 |
上一篇: | 中東厭棄美干預 北京締造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