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5日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中東厭棄美干預 北京締造新秩序

中國在中東採取罕見的外交大動作,3月中旬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接近尾聲之際,在北京宣布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講和,沙伊同意恢復邦交。這掀動中東局勢新一輪洗牌,也反映中美角力戰場擴大到中東。微觀而言,中國成功斡旋對美國影響不大,甚至有利美國,但從長遠及全球角度來看,反映北京塑造中東格局以至世界秩序的能力都有所提升,華府的全球影響力或多或少遭削弱。

沙特與伊朗分別為伊斯蘭教兩大派系,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龍頭,兩國素有嫌隙,最新一輪爭拗始於2016年,沙特當時處決一名什葉派教士,觸怒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人,他們抗議期間衝入沙特大使館,導致沙伊斷絕外交關係。中國的調停針對這項爭議後兩國互相反擊的措施。

沙特伊朗破冰 也門內戰現曙光

沙特和伊朗在區內很多國家都有影響力,在不少國家幕後支持敵對派系,如今沙伊破冰,其他中東國家亦看到內部對峙漸露曙光。打了超過8年的也門內戰是沙伊之間的代理人戰爭,近期傳出也門快將達成和平協議,與沙伊關係改善不無關係。

沙伊着手恢復邦交,反映中東吹和風的大氣候,沙特、伊朗以至土耳其、以色列等區內大國都想暫時放下跟其他國家的矛盾,尋求跟這些國家的合作空間。連沙特和伊朗都擱置爭端,其他中東國家面對更大壓力,減少在區內的敵人,以免遭孤立。

美受惠衝突減少 長遠削影響力

這次中東大變局另一特點是中國高調公開介入。二戰後,美國一直是唯一能影響中東局勢的外來強國,北京也避免干涉中東的外交紛爭。然而,美國過去十多年連續3任總統都試圖把外交重心放在東亞地區,對中東的關注相應減少。

事實上,近年美國不少舉動都令沙特擔心,例如2019年沙特石油設施遭也門叛軍胡塞(Houthi)武裝襲擊,美國沒有作出強烈回應;2018年,沙特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被殺,拜登競選總統時曾就此批評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都加深沙特對美國的不信任。美國有撤出中東之勢,中國此時介入,可謂取代美國做一些對中美都有利的中東外交工作。

美國參議院中東事務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議員墨菲(Chris Murphy)說,美中之間並非所有事情都是零和遊戲,而且沙伊關係改善,意味中東區內衝突減少,美軍捲入中東戰爭的風險亦會下降,從這個角度看,沙伊對峙降溫令美國一定程度受惠。

提倡多極價值觀抗衡

另外,中國只是參與中東的外交事務,利用自己的經貿優勢,未有能力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更不要說派兵中東。美國在沙特仍有3000名士兵駐守,除非沙特敢完全放棄美國的軍事保護,否則中國在中東和沙特的地位不可能超越美國。

雖說美國能從中國調停沙伊獲得好處,但無可否認這增加了中國在中東的話語權。美國多年來以「誠實的中間人」姿態推動中東局勢和平,除了令區內受益,亦塑造一個有利美國的中東秩序。同理,中國在中東各國之間遊走,並非完全不顧及自身國家利益,中國按自己意願參與重塑中東局勢時,不排除已打亂美國的部署。

據報,中國希望今年內舉辦沙特等6個海灣阿拉伯國家與伊朗的峰會,不過,華府的盤算是拉攏以色列跟阿拉伯世界,兩者聯手孤立伊朗,以便美國毋須出手也能降低以色列面對的伊朗威脅,這個想法明顯跟中國的中東外交方針相背馳。

國家主席習近平其中一項基本外交大原則,正是中國積極建構新時代的世界格局,提出了多個全球倡議作為國際關係的方針。如果中國能夠在中東促成各國和解,代表亦可以在全球說服各國接受中國的價值觀。倘若美國不接受一個多極的世界,的確是美國的一大外交煩惱。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