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醫護界是今年全球罷工潮中的重災區,各國醫護人員除了爭取加薪,還要求當局盡力增聘員工,投訴人手嚴重不足,因此醫護工潮不僅是勞工問題,還是重大的醫療衞生政策議題。
在英國,護士今年發起歷來最大規模的罷工【圖】,也是國民保健服務(NHS)在二戰後不久成立以來的最大規模工潮。當地護士工會要求加薪19%,而政府只給予4%至5%。當地護士及同樣在本月罷工的救護員指出,他們的實質工資過去十多年已大幅減少,現時要求的加薪幅度不只要追回今年通脹,同時也要彌補多年來的部分損失。工資低也令很多人不願從事護士、救護員、護理員等醫護工作,令現職人員的工作量及壓力陡增,導致更多人離職,進一步令工作環境惡化,造成惡性循環。3年疫情期間,醫院內的工作進一步增加,而且未來幾年要重新處理這3年間未有及時治療的病人,短期內醫護工作只會有增無減。
英缺4.7萬護士 法醫生外流
在英國,NHS仍有4.7萬個護士空缺,佔編制超過一成,過去一年離職護士人數約3.8萬,較11年前的2.7萬多了42%。
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並非英國獨有,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出現,儘管那些國家的醫護人員未必會罷工。在法國,普通科醫生過去10年減少了5.6%,有人擔心一些鄉村或城市內的貧窮地區變成「醫療沙漠」,沒有足夠醫生到這些地方開診。
近日,紐西蘭宣布,護士外勞可特快申請永久居留權。加拿大把快速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適用範圍擴大至護士以外更多醫護工種。澳洲可在3天內批出護士工作簽證,反映多國都缺乏醫護人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英倫聖誕交通恐癱瘓 |
上一篇: | 通脹如減薪疫後添怨 全球爆罷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