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
北韓把軍事行動不斷升級,以往屢見不鮮,但隨着國際出現大變局,中俄兩國跟美國的角力漸趨尖銳,這些挑釁可能也標誌着金正恩正改變外交思路,調整祖父和父親過去30年嘗試跟美國和解的政策。
北韓跟美國和南韓的關係長期於緊張與緩和之間搖擺,北韓製造事端,逼美國和南韓提出談判,獲得讓步後擺出友善姿態,之後想取得更多好處時又再搞事。
朝鮮半島過去幾年較平靜,因為金正恩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嘗試和談,而且正值南韓文在寅政府採取溫和的北韓政策,隨後更因新冠疫情而減少演習。同時,北韓在全球疫情首兩年也專注抗疫。南韓今年5月換上強硬派的尹錫悅做總統,恢復大型軍演,北韓定必擺出同樣強硬的姿態應對,鐘擺又回到對峙的一邊。
乘國際變局調整外交
國際大勢也對北韓有影響。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冷戰結束後,北韓由金日成晚年起便尋求跟美國關係正常化,藉此減少北韓必須緊跟中國和俄羅斯外交路向的依賴,認為跟美和好有利北韓發展經濟。
然而,今年9月,金正恩表明北韓擁核是不可逆轉的事實,沒有討論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空間。他曾為放棄核武留有餘地,最新說法把無核化封了後門,反映金正恩不認為跟美國談判是優先外交目標之一。
烏克蘭戰爭令俄美關係跌至冰點,台灣問題則令中美關係陷入谷底,「新冷戰」逐漸形成。這可能令金正恩相信,世界已結束美國一極獨強的局面,變成多極格局。中俄2月峰會矢言兩國關係不斷發展,並提出跟美國不同的世界秩序觀,這似乎令金正恩更有信心,在世界新形勢下,改善對美關係未必最有利北韓及其政權,故選擇加強跟中俄建立關係。
華府跟北京和莫斯科鬧翻,也是北韓採取軍事挑釁的良機,北韓此時進行令美韓不高興的行動,中俄就算不撐自己,至少也不會幫美國一齊懲罰北韓。
聯合國2006年起就核問題制裁北韓,對上一次加強制裁是2017年第六次核試之後。如果現在北韓第七次核試,中俄在安理會未必同意加推制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提升導彈技術銳意第七次核試 |
上一篇: | 金正恩憂斬首 狂挑釁恐爆新韓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