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
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調查國會山莊騷亂,披露前總統特朗普如何企圖推翻2020總統大選。這個由民主黨主導的委員會只得兩名共和黨成員,其中一人是身兼副主席的懷俄明州眾議員利茲切尼(Liz Cheney)。作為傳統保守派的利茲切尼不惜賭上政治前途,就國會騷亂倒戈支持彈劾特朗普,結果接連遭特朗普勢力報復,不但遭褫奪眾院共和黨的三號人物地位,11月中期選舉的選情也岌岌可危。
現年55歲的利茲切尼出身政治世家,父親是前總統喬治布殊年代的副總統切尼(Dick Cheney),母親琳恩(Lynne Cheney)則是保守派學者及評論員。利茲切尼生於威斯康星州首府麥迪遜,但由於父親七十年代末競逐懷俄明州眾議員,小學時舉家搬到父親故鄉、懷俄明州卡斯珀居住。
懷俄明州深耕 奪眾院議席
自切尼1978年當選懷俄明州眾議員以來,切尼家族把持該州唯一眾院席位長達十多年。利茲切尼受父母熏陶,年紀輕輕已對政治產生濃厚興趣,畢業論文探討總統的戰爭權力,在科羅拉多學院畢業後從政,九十年代初在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工作5年,之後到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學有所成後一度在律師行執業。
外向的利茲切尼較似母親,與父親切尼含蓄及冷靜的性格不同。事實上,這對父女關係非常密切,利茲切尼早年政治觀點與鷹派的切尼相若,例如支持發動伊拉克戰爭,被視為切尼「另一個我」。她更是家中唯一一人推動父親參加1996年總統大選,挑戰連任的民主黨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切尼2000年大選被選為喬治布殊的副手時,利茲切尼也積極參與父親的競選工作,協助為辯論準備。
切尼擔任副總統期間,利茲切尼再度加入國務院,出任近東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惟任命被指靠關係。她2006年因為生孩子離開國務院,從那時起偏離父親單邊主義的外交觀點,甚至開始公開抨擊政府施政。2008年夏天,她向親以色列游說組織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直斥華府的中東政策錯誤,促請喬治布殊強硬應對敍利亞的獨裁政府。
利茲切尼2013年打算重返政壇,在父親建議下返回懷俄明州競逐參議員,惟當時其鷹派外交立場和家庭問題引起極大批評,即使父親加持也無法挽回支持,最終在迫於無奈下退選。利茲切尼兩年後再接再厲,沿父親步伐競選該州的眾院席位,2016年以60%高票當選懷俄明州眾議員,翌年上任。除了家族在懷俄明州有強大影響力,利茲切尼在槍管、墮胎、能源和稅務等議題的保守立場也深得選民支持,任內主張以保守主義方式造創就業機會、減稅和去中心化,擴大能源、採礦和農業產業。懷俄明州屬於「深紅」州份,也是全美人口最少的州,當地仍有不少牧場主人、牛仔和獵人居住,他們都是共和黨忠粉。
隨着特朗普入主白宮及共和黨控制國會,利茲切尼慢慢進入黨內的核心圈子,迅速成為共和黨在眾院的三號人物,更有機會推舉為眾院議長。雖然她對特朗普政府有保留,但任內93%的投票取向與特朗普立場一致,相反特朗普死忠、接替她出任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的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的投票取向只有77%與特朗普一致。
其實,利茲切尼在特朗普做總統前已與對方有「牙齒印」。2016年2月,特朗普不停狙擊喬治布殊政府和利茲切尼的中東政策,利茲切尼則直言不諱說:「如果他繼續以現在方式行事、像一個自由民主黨人的話,我不認為他會獲得(總統)提名。」
侵侵搞局 遭初選對手拋離
二人關係正式決裂當然是2020總統大選,特朗普拒絕承認落敗,繼而引發國會山莊騷亂。利茲切尼不再沉默,公開指摘特朗普大搞個人崇拜,是危險和反民主行為,去年投票支持彈劾特朗普,同時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呼籲黨友與特朗普割席。
特朗普勢力不放過利茲切尼這名「叛徒」,臨近中期選舉動作頻頻,特朗普更前往懷俄明州為其親信背書,呼籲選民逐利茲切尼出國會。利茲切尼似乎要為越過特朗普紅線付出代價,民調顯示她的初選提名戰支持度落後對手28個百分點。即使她嘗試改變策略,轉向拉攏傾向民主黨選民,但其極保守立場難以吸納左傾支持者,選情認真危危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反對同婚與胞妹翻臉 |
上一篇: | 圖靈測試已過時 判別新標準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