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6月25日

EJ GLOBAL plus 認受性低

LaMDA回答靠數據 與對話機械人無異

Google工程師勒莫因與LaMDA的對話甚有深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專家不以為然,認為LaMDA遠遠未達擁有人類意識的地步。

根據勒莫因公開的對話,LaMDA指出自己能自然運用人類語言,有感覺和情緒,有內心世界,所以自覺已是人類。為測試LaMDA是否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勒莫因跟LaMDA對談法國小說《孤星淚》(Les Miserables)和一個禪宗故事,讓LaMDA作了一個寓言,LaMDA把自己比喻為貓頭鷹。LaMDA還稱不希望被人類利用,擔心被關機而「死去」。

不過,AI專家普遍認為,從任何角度看,LaMDA的對話程度絕不代表系統已有感知或人類意識,跟現時都能對答流暢的對話機械人(Chatbot)沒有根本上分別。LaMDA的說話內容似乎跟真實世界事物沒有關係,它談及貓頭鷹、鏡、花等,只是從輸入的文字數據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但沒有真正看過,很難從它說出這些事物而認為它有感知。

離不開天量字詞揀答案

電腦科學有「ELIZA效應」的概念,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維森鮑姆(Joseph Weizenbaum)編寫了名為ELIZA的程式,它模仿心理醫生跟人對話,你跟它說話,它會提出問題,引導你說得更深入。維森鮑姆原意是證明,人類對話十分膚淺,但很多人跟ELIZA閒談後,真的相信ELIZA是人類,顯示他們把電腦擬人化,嚇得維森鮑姆要出書澄清。一些專家估計,勒莫因可能都有這個情況。Google目前用作溝通的AI技術算是「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從網絡獲取大量資訊,學習人類如何交談和互動,並吸收數以十億計的字詞,然後透過深度學習,令自己溝通得像人類。電郵Gmail可憑你打了什麼字而建議接着打什麼字,便利用了這個技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