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馬琳勒龐一度面對澤穆爾進逼,被對方「鎅票」,搶走部分極右票源,但隨着首輪投票臨近,馬琳勒龐的支持度仍能保持在15%至20%,澤穆爾卻從這個水平跌至接近一成,顯示要應付法國總統大選,政治歷練還是十分重要。
烏克蘭議題便是一例。開戰後,親俄的澤穆爾被部分選民唾棄,支持率大跌,但同樣親俄的馬琳勒龐不受影響,民望堅挺。
分析指出,這要歸功於馬琳勒龐的政治觸角,跟俄羅斯切割得快,在普京一宣布開始攻烏時便立即譴責俄羅斯,並稱法國要收留烏克蘭難民。
打民生牌 迎擊鎅票
二人的分野,更深層原因是政綱重點不同。馬琳勒龐延續上屆大選的策略,強調民生議題,抨擊馬克龍未能解決生活成本上漲的問題,導致民生困苦。她又較少辦大型選舉集會,主要靠走訪鄉村小鎮和市集來接觸選民。因此,她吸納的支持者最關心經濟議題,投票意向不太受國際形勢影響。
相反,澤穆爾強調移民和反伊斯蘭議題,但戰火炮聲一響,鮮明地展示出法國最大威脅是來自東邊的俄羅斯,而非澤穆爾所說的非洲難民,普遍法國人對移民議題也不再感興趣。
面對澤穆爾威脅時,馬琳勒龐進一步溫和化,發言和立場更軟化,塑造更平和、專業的形象。她斥澤穆爾的競選辦有納粹分子,又說澤穆爾是打擊新移民,自己是針對移民湧入的政策;澤穆爾的反伊斯蘭政綱是宗教極權主義,她自己是尊重宗教自由。
這個做法令馬琳勒龐也從中右候選人佩克雷斯奪走一些票源。對佩克雷斯來說,論保守不及馬琳勒龐和澤穆爾,在經濟政策上則跟馬克龍差不多,因而找不到脫穎而出的賣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擅操弄民粹為保權位立場搖擺 友待中俄被嘲諷 |
上一篇: | 社會黨瀕滅亡 左翼分裂欠共主 |